潼關外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,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與北狄內部的短暫紛爭,迫使阿史那刹暫時放緩了攻勢,雙方形成了短暫的對峙。而也正在此時,蕭景琰接到了京城八百裡加急的密報,得知了宮中險些發生的驚天叛亂以及沈清辭力挽狂瀾的經過。邊境戰事稍緩,而京城根基動搖的風險卻驟然升高,蕭景琰當機立斷,將前線指揮權暫交鎮西將軍王賁,自己則帶著親衛與傷勢未愈的岩生,星夜兼程,秘密返回京城。
這一日,京城飄著細密的冬雨,寒意刺骨。皇帝的鑾駕並未大張旗鼓,而是悄無聲息地自北門而入,直抵宮闈。消息被嚴格封鎖,直到蕭景琰的身影出現在乾元殿前,許多朝臣才得知陛下已然回宮。
蕭景琰一身風塵仆仆的玄色常服,麵容因連日奔波和邊境苦戰而清減了許多,但那雙深邃的眼眸卻銳利如昔,甚至更添了幾分沉澱後的威儀與冷厲。他並未立刻召見群臣,而是直接去了禦書房。
沈清辭早已接到密報,在禦書房門前迎候。看到他安然歸來,她一直緊繃的心弦終於稍稍鬆弛,眼底難以抑製地泛起一絲水光,但很快便被她壓下。她依禮躬身:“臣妾恭迎陛下回鑾。”
蕭景琰快步上前,一把托住她的手臂,阻止她行禮,目光在她略顯疲憊但依舊沉靜的麵容上停留片刻,聲音低沉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:“清辭,辛苦你了。”千言萬語,儘在這一句之中。他已知曉她如何識破陰謀,如何穩定朝局,如何在他不在的時候,獨自麵對那般凶險的局麵。
“陛下龍體安康,便是臣妾之幸,大靖之福。”沈清辭微微垂眸,語氣恭謹而克製。
兩人步入禦書房,屏退左右。蕭景琰徑直走到沙盤前,看著標注著邊境與京城局勢的模型,眉頭緊鎖:“朕不在這些時日,京城竟險些天翻地覆。若非你……後果不堪設想。”他轉過身,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清辭,“將詳情細細說與朕聽,尤其是……墨淵與那影衛。”
沈清辭便將太廟喪鐘、東宮夜襲、西華門叛亂以及那神秘影衛關鍵一箭等事,條理清晰地道來,唯獨略去了自己幾次涉險的細節。
“墨淵……”蕭景琰咀嚼著這個名字,眼神冰冷,“前朝靖王之後,墨家當代家主。他出手助你平定叛亂,卻又在事後消失無蹤……其所圖非小。”他頓了頓,看向沈清辭,“你覺得,那關鍵一箭,是友是敵?”
沈清辭沉吟道:“當時情形,那一箭確實解了臣妾與太子之圍。但出手時機精準無比,仿佛早已潛伏在側……臣妾以為,這更像是一種示好,或者說,是一種展示。墨淵在向我們展示影衛的力量,同時也表明,他隨時可以出現在皇宮的任何角落。”
蕭景琰冷哼一聲:“示好?隻怕是挾功自重,待價而沽!前朝餘孽,終究是心腹之患。”他話鋒一轉,“太子情況如何?”
“太子殿下體內蠱毒已被臣妾再次用金針封鎖,暫時無礙。但‘蝕心蠱’母蠱仍未找到,殿下昏迷日久,身體日漸虛弱,恐……恐難以持久。”沈清辭語氣沉重。
蕭景琰沉默了片刻。對於這個流淌著宇文玥和林婉兒血脈的孩子,他的感情極其複雜。但無論如何,他是大靖名義上的儲君,他的安危關係社稷穩定。“朕去看看他。”
東宮內,藥香彌漫。蕭允翊安靜地躺在床榻上,小臉瘦削蒼白,呼吸微弱。蕭景琰站在榻前,凝視良久,伸出手,似乎想撫摸一下孩子的額頭,但最終隻是替他掖了掖被角。
“儘力救治。”他對隨行的太醫和沈清辭說道,語氣聽不出太多情緒,但緊握的拳頭卻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。
離開東宮,蕭景琰立即召集了留守京城的重臣——兵部尚書李崇明、禮部尚書王文謙,以及剛剛經曆了叛亂的禁軍將領。他要第一時間掌握京畿防務和朝堂動向。
會議持續了近兩個時辰。蕭景琰仔細聽取了彙報,對沈清辭監國期間的各項措置給予了肯定,尤其是迅速調動京畿大營平定叛亂一事。然而,當話題轉到追查叛黨餘孽和墨家動向時,氣氛變得凝重起來。
“陛下,”李崇明麵色嚴峻,“此次叛亂,雖明麵上的首腦已伏誅,但經查,朝中仍有數名官員與叛軍有牽連,且……似乎與墨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。這些人隱藏極深,若非此次事發,恐怕難以察覺。”
“查!一查到底!”蕭景琰語氣森然,“無論涉及到誰,絕不姑息!朕倒要看看,這朝堂之上,還有多少魑魅魍魎!”
“陛下,”王文謙略顯擔憂地補充,“此外,民間亦有一些流言,關於……關於太子殿下身世,以及……貴妃娘娘監國之事……”他話語含蓄,但意思明確,有人在利用太子身世和沈清辭的身份做文章,動搖民心。
蕭景琰目光一寒:“妖言惑眾者,殺無赦!”
就在禦前會議即將結束時,一名內侍匆匆入內,呈上一封沒有署名的密信,信上依舊帶著那個熟悉的蓮花印記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蕭景琰拆開信,快速瀏覽,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。他將信紙猛地拍在案上,怒極反笑:“好!好一個墨淵!好一個影衛!”
“陛下?”眾臣心驚。
蕭景琰將信遞給沈清辭。沈清辭接過一看,心中也是一震。信上內容很簡單:墨淵聲稱,他知道“蝕心蠱”母蠱的下落,也知曉宇文玥接下來的全盤計劃。他願意用這些情報,換取蕭景琰的一個承諾——承認墨家在大靖的地位,賜予墨淵國公爵位,並允許墨家子弟入朝為官。
這已不是示好,而是赤裸裸的要挾!並且是在蕭景琰剛剛回宮,立足未穩之時!
“陛下,此獠狂妄!竟敢要挾君上!”李崇明怒道。
“但他掌握的情報,確實關乎太子性命與邊境安危。”王文謙眉頭緊鎖。
蕭景琰站起身,走到窗邊,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冷雨,久久不語。禦書房內一片寂靜,隻能聽到雨水敲打窗欞的聲音。
良久,他緩緩轉身,臉上已恢複了帝王的冷靜與決斷:“告訴墨淵,朕,準他明日午時,於宮中觀星台一見。”
“陛下!不可!此恐是陷阱!”淩雲急道。觀星台地勢高敞,若設埋伏,難以防範。
“朕知道。”蕭景琰目光深邃,“但他既然出了招,朕豈能不接?朕倒要親自看看,這位墨家家主,究竟有何憑仗!”他看向沈清辭,“清辭,明日,你隨朕一同前去。”
沈清辭心中了然,蕭景琰帶上她,不僅是因為她了解情況,更是因為她的醫術和冷靜,或許能應對突發狀況。“臣妾遵旨。”
夜幕降臨,雨下得更大了。皇宮在雨幕中顯得格外寂靜而森嚴。蕭景琰回宮的消息已然傳開,有人心安,有人惶恐,也有人……在暗處蠢蠢欲動。
乾元殿後殿,蕭景琰卸下鎧甲,隻著中衣,肩胛和手臂上的傷口在奔波後有些隱隱作痛。沈清辭親自為他檢查換藥。
“陛下傷口愈合尚可,但還需靜養,切忌再動乾戈。”她輕聲囑咐,動作輕柔熟練。
蕭景琰握住她忙碌的手,目光沉沉地看著她:“清辭,這些日子,委屈你了,也……多謝你。”若非她在京城穩住大局,他即便在邊境取勝,歸來麵對的也可能是一個爛攤子,甚至是一座易主的皇城。
沈清辭抬眼,對上他深邃的眼眸,輕輕搖頭:“臣妾隻是做了該做之事。”她頓了頓,低聲道,“明日觀星台之會,凶險難料,陛下務必小心。”
“有你在朕身邊,朕便安心許多。”蕭景琰語氣低沉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依賴。他抬手,輕輕拂過她略顯消瘦的臉頰,“等此事了結,邊關安定,朕……定不負你。”
窗外雨聲潺潺,殿內燈火溫馨,暫時驅散了陰謀帶來的寒意。然而,無論是蕭景琰還是沈清辭都明白,明日的觀星台之會,將是一場不見刀光劍影,卻可能更為凶險的博弈。墨淵的底牌是什麼?宇文玥的計劃又是什麼?那關乎太子性命的母蠱,究竟藏在何處?所有的謎團,似乎都指向了明日午時,那座高高的觀星台。
而在皇宮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,一個黑影悄然融入了雨幕,如同鬼魅,朝著觀星台的方向潛行而去。
喜歡錦凰深宮謀請大家收藏:()錦凰深宮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