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兩個顧昀瑞?蘇溪月崩潰!_雙生兄弟要換親?我穩做侯門主母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玄幻魔法 > 雙生兄弟要換親?我穩做侯門主母 > 第33章 兩個顧昀瑞?蘇溪月崩潰!

第33章 兩個顧昀瑞?蘇溪月崩潰!(2 / 2)

與此同時,另外一個如坐針氈、也笑不出來的人,就是真正的顧昀瑞。

偏偏坐在他身邊的忠勇侯是真的高興,他讓侍從把酒杯斟滿酒,感慨道:“阿辭啊,沒想到你大哥還活著,為父實在是太高興了啊,你來陪為父喝幾杯!”

顧昀瑞咬了咬牙,“是。”

不僅如此,忠勇侯還讓侍從在他這邊加一個席位,畢竟等到陛下那邊說完了正事,萬壽節還得繼續下去。

他長子的席位,必然要坐在自己身邊。

看著自己跟爹中間加出來的那個席位,顧昀瑞險些咬斷了後槽牙。

但他心中更多的是不安,一來他不知道弟弟為何會假冒成自己,二來那件事最後會不會讓端王一派背鍋……

其實也就過去了半個多時辰,楚帝率眾就回來了。

他大手一擺,“老七這個賀禮,深得朕意,看賞。此外,這次事情中忠勇侯府世子顧昀瑞立了大功,除了之前冊封的威武將軍外,大理寺卿高贇退下去後,顧昀瑞你就頂上去吧。”

年紀輕輕,不但有軍功,還馬上要做大理寺卿了,這是何等的殊榮?

‘顧昀瑞’立刻跪拜謝恩。

忠勇侯那邊更是笑得感覺腿都不疼了,恨不得上前去將長子給親自迎回來。

而蘇清婉則是注視著‘顧昀瑞’微微皺眉,因為他的模樣雖然也很儒雅,但卻帶著一股子疏離,尤其是當忠勇侯親自握著他手的時候,還出現了一抹抗拒。

是了,從小就爹不親娘更不愛的顧昀辭,哪裡享受過這種父輩慈愛,他必然不習慣。

這樣一來,萬一他露了餡……

周圍人也漸漸起疑,而知道真相的顧昀瑞跟馮氏也緊張起來,他們害怕欺君之罪暴露,那樣的話,彆說他們完了,整個侯府就都完了啊!

七皇子突然爽朗地說道:“父皇,兒臣這次意外救了受傷的顧世子,得知他在那次炸密道的時候,傷了頭,失去了記憶。所以兒臣想要替他告假,讓他在府中好好歇息一段時日。”

這等小事,還是剛立了大功的臣子,楚帝自然不會拒絕。

他和藹地點了點頭,“這段時間以來,忠勇侯也為你多多擔心,還有你的妻兒們,顧昀瑞,朕準你在府中歇息一個月後,再去大理寺上值。”

‘顧昀瑞’再次跪拜出列,“謝陛下恩典。”

眾人恍然大悟,原來顧世子是失憶了,難怪言行舉止跟之前不太一樣,隨後大家又是十分敬佩,哪怕受了傷失憶了,竟然還抓到了細作查明了真相,後生可畏。

有大臣對坐在身邊的蘇尚書道:“蘇尚書,您可找了一個好女婿啊。”

蘇尚書知道真相,所以心情十分複雜,但也得做出十分驚喜的表情來,語氣也十分自豪,“我家清婉是一個有福氣的!”

能不有福氣嗎?

夫君大難不死,否極泰來,而且蘇清婉腹中的孩子,再過幾個月就要生了。

這福氣,可是滔天的啊。

萬壽節最後熱熱鬨鬨地結束了,忠勇侯府一家自然也是紛紛坐上馬車回去。

忠勇侯有許多話要對長子說,自然拉著長子坐了他們那輛更大一些的馬車,蘇清婉依舊是同婆母馮氏坐一輛。

馮氏一副受到了巨大打擊的模樣,好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。

蘇清婉則是一臉高興,“娘,我到現在還跟做夢似的,世子竟然還活著,簡直太好了啊!難怪我最近做夢總是夢到他,想來也是上天暗示,他會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出生。”

她一邊說著,一邊溫柔地輕撫過自己隆起的腹部,而見到這一幕的馮氏,更是憋氣得很,偏偏又不能發作。

本來臉色泛白,此時臉色已經隱隱泛青。

馮氏到底沒忍住,她提醒道:“清婉,你彆忘記了,阿瑞他失憶了,許是不太記得你,哦,也不太記得我們了。”

失憶這種事情,聽起來十分狗血,但就連蘇清婉都感慨,這次顧昀辭用得可真好。

他說自己失憶了,自然也就不記得自己是兄長還是弟弟了。

蘇清婉眸子頓了頓,“這點的確讓人很唏噓,不過娘,世子他能夠平安歸來已經實屬不易了,身體也沒有殘缺,隻是失去了記憶,我們一家人努力幫他填補回來就是了。在我看來,他能夠活著回來,比什麼都強。”

馮氏臉色更難看了。

一家人幫他填補記憶?填補誰的記憶?

看著馮氏被慪得都要吐血,偏偏卻不能發作的模樣,蘇清婉隻感覺揚眉吐氣。她想著,另外一輛馬車上的顧昀瑞,怕是會比馮氏還要慪火吧?

蘇清婉隻盼著馬車快點到忠勇侯府,她好欣賞一下顧昀瑞的黑臉,不過與此同時,也希望顧昀辭不要露餡。

可等到馬車剛停穩,蘇清婉還沒有下來的時候,竟然聽到了蘇溪月的聲音。

蘇溪月是特意在門口等候迎接顧昀瑞的。

她已經想好了,自己以後可是要做世子夫人,以及這侯府當家主母的人,得拿出氣度跟溫婉端莊來,不能讓顧昀瑞對自己失望。

可是,等到馬車停了下來,忠勇侯下了馬車,又從馬車上依次下來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顧昀瑞後,蘇溪月頓時傻住了!


最新小说: 漫畫重啟後,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:穿書八零,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: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: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