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宗皇帝於朝堂之上拋出《三界安睦契約》的震撼尚未平息,無論支持者與反對者仍在私下激烈爭論不休之際,另一道旨意已迅速頒下,並以驚人的效率開始籌備——於朱雀大街舉行曠古爍今的“萬靈往生超度大法會”。
旨意明發天下,言及皇帝陛下感念近年來戰亂及妖禍中殞身的諸多生靈,無論人、妖,皆乃天地所育,其魂不安,則天地之氣不和。故特設此無上法會,廣請高僧大德、道教真人,乃至民間有德行者,共同設壇施法,超度亡魂,祈佑大唐國泰民安,陰陽兩界各得其所。
此舉無疑是對《三界契約》構想的一次重要鋪墊與輿論造勢。一方麵彰顯新朝天子仁德,胸懷寬廣,甚至願超度敵對的妖物之魂,軟化民間對“與妖和解”的抵觸情緒;另一方麵,也是借此機會,以一種極其隆重的方式,安撫近年來因各種事件而惶惶不安的民心,將民眾的注意力從“鏡花祠血雨”、“新式妖禍”等恐慌事件上轉移開來。
朝廷機器全力開動。禮部、鴻臚寺負責協調各方宗教人士,京兆府、金吾衛負責清理場地、維持秩序,工部、將作監則連夜趕製法會所需的一應器物。短短數日之內,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、帶有強烈官方色彩的宗教狂熱氛圍之中。
朱雀大街自明德門至承天門段,已被徹底清空。街道中央,用巨大的青石板臨時搭建起一座高達九層的圓形法壇,壇上按照八卦方位插滿各色旌旗符幡,供奉著三清、佛祖、菩薩以及諸多叫不出名字的神隻牌位,香煙繚繞,莊嚴肅穆。法壇四周,更是布置了數不清的銅燈、香案、經幢,數以千計的高僧、道士、尼姑、居士已然就位,日夜誦經不休,梵音道號響徹雲霄。
而最為引人注目、也最讓長安百姓感到震撼與複雜的,是環繞著法壇堆積如山的——往生燈。
這些往生燈並非簡單的紙燈籠,而是由工部統一製作的特殊燈盞,形似含苞待放的蓮花,以素白宣紙為瓣,內置特製的長明油芯。每一盞燈上,都用朱砂工工整整地書寫著一個名字!
其中大部分,是近年在邊疆戰事、韋後之亂、以及“軒轅劫”妖禍中喪生的大唐將士、官吏和平民的姓名。但還有一部分,數量同樣驚人,則是一個個陌生的、甚至聽起來就令人感到詭異的——妖名!
“黑風山魈精”、“渭水鼉妖”、“亂葬崗屍傀”、“畫皮妖”、“影妖”……林林總總,五花八門,許多名字甚至直接來源於鑒妖司的卷宗記錄!這些,都是在曆次剿妖行動中被格殺的、有名號可考的妖物之名!
朝廷竟真的要超度這些害人的妖物?!這個消息在百姓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。有人感念皇恩浩蕩,澤被萬物;有人則認為這是昏聵之舉,人妖不兩立,豈能為妖物超度?更有甚者,暗中傳言這是朝廷向妖物妥協示弱的標誌,恐慌並未完全消除,反而以一種新的形式在蔓延。
秦昭站在鑒妖司值房的窗前,遠遠望著朱雀大街上那燈火輝煌、人山人海的景象,麵色平靜,眼神卻深邃如夜。他深知,這場超度法會,絕非表麵看上去那麼簡單。那些記載著妖名的往生燈,其製作過程,摻入了一種特製的、由欽天監提供的“顯形符水”。一旦點燃,燈光不僅能超度殘魂,更能微弱地感應到與這些妖名同源同種的、可能潛藏在附近的妖氣波動!這看似慈悲的超度,實則也是一次針對長安城內隱藏妖物的大規模、無差彆的“掃描”和“警示”!
這是玄宗皇帝《三界契約》戰略中,隱含鐵腕的一麵。
法會吉時定在黃昏時分,據說此時陰陽交彙,最易溝通冥冥。
日落時分,夕陽的餘暉將天空染成一片淒豔的橘紅色,與朱雀大街上璀璨的燈火交相輝映。整個長安城的人仿佛都湧到了這裡,萬人空巷,摩肩接踵,翹首以盼。
玄宗皇帝親臨承天門城樓,以示重視。百官依序陪列。
時辰一到,擔任法會主祭的皇家道宮掌教真人與大慈恩寺方丈同時上前,焚表告天,誦讀祭文。聲音通過特製的擴音法陣,傳遍整條朱雀大街。
祭文內容無非是感念生靈塗炭,祈願往生極樂,保佑大唐國運昌隆。但字裡行間,也巧妙嵌入了對《三界契約》精神的闡述。
祭文誦讀完畢,最關鍵的環節到來——點燃往生燈!
數萬盞素白的蓮花燈,層層疊疊,環繞著巨大的法壇,如同一片寂靜的白色海洋。
“舉火!”禮官高聲唱喏。
早已準備就緒的士兵們,手持火把,從最外圍開始,依次點燃燈芯。
霎時間,千萬朵溫暖的、柔和的火光逐一亮起,如同星火燎原,迅速蔓延開來,將整條朱雀大街映照得如同白晝,卻又比白晝更多了一份神聖與悲憫的氣息。
燈光映照下,無數名字在素白的花瓣上清晰可見。有人看到親友之名,不禁掩麵哭泣,低聲祝禱;有人看到那些妖物之名,神色複雜,低聲咒罵或暗自歎息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浩瀚的誦經聲再次響起,比之前更加宏大,更加虔誠。僧侶的梵唱、道士的步虛詞、百姓的祈禱聲交織在一起,彙成一股強大的、蘊含著願力的聲浪,直衝雲霄。
秦昭的目光銳利如鷹,掃過那一片燈的海洋,尤其是那些記載著妖名的燈盞。他能隱約感覺到,在燈光亮起的刹那,空氣中似乎有無數細微的、常人無法察覺的能量波動被觸動、被安撫、也被……驚擾。一些隱藏在城市角落的、極其微弱的妖氣,如同受驚的兔子般迅速隱匿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