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最濃時,高途和沈文琅搬進了新家。這是一處位於城市近郊的低層公寓,帶著一個朝南的、不大卻十分規整的小院。花詠將一切都安排得妥帖周到,房屋經過了必要的無障礙改造,家具簡潔實用,生活用品一應俱全。搬家過程平靜而有序,沒有驚動任何人。
踏入新居的那一刻,陽光正透過寬大的落地窗灑滿客廳,地板光潔,空氣清新。沈文琅拄著手杖,站在門口,目光緩緩掃過這個全新的、充滿未知卻也充滿希望的空間,眼神複雜,有感慨,有釋然,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。高途跟在他身後,將不多的行李安置好,沉默地環顧四周,眼神中帶著一種審視般的專注,仿佛在確認這個新環境是否足夠安全、舒適。
最初的幾天是在適應和整理中度過的。高途細致地歸置著物品,將沈文琅常用的書籍、藥物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;沈文琅則慢慢地、一寸寸地熟悉著新環境,從客廳到臥室,從廚房到衛生間,用手杖試探著地麵的高低,熟悉著每一個轉角。他們之間的交流簡短而務實,多是關於物品擺放和日常動線的確認,但一種共同構築“家”的默契感,在無聲中悄然滋生。
小院成了沈文琅最鐘愛的地方。秋日的陽光溫暖而不炙熱,高途在院子裡放了一把舒適的躺椅和一個小茶幾。每天上午,沈文琅都會在那裡坐上一兩個小時,看看書,或者隻是靜靜地曬太陽,看著院角那幾盆高途剛移栽過來的、在秋風中依然倔強綠著的植物。高途則會在屋裡忙碌,偶爾抬頭透過窗戶看看院子裡的身影,確認他一切安好。這種隔著一段距離卻又彼此感知的安寧,是新居生活贈予他們的第一份禮物。
他們的生活節奏在新環境中逐漸穩定下來,並且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新的內容。高途對那個寬敞的廚房十分滿意,開始更投入地研究烹飪,嘗試著製作更精致的菜肴。沈文琅的胃口似乎也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好了起來,他會對高途的菜品給出更具體的評價,比如“今天的湯很鮮”或者“這個火候剛好”。高途總是沉默地聽著,但下一次做飯時,會不自覺地更注意那些被誇讚的細節。
一天傍晚,高途在院子裡修剪月季殘留的枯枝,沈文琅坐在躺椅上看著。夕陽將他的身影拉長,鍍上一層柔和的金邊。他忽然開口:“高途,等春天來了,我們在那邊種點薄荷吧?”他指了指院牆下一小片陽光充足的空地。
高途停下手中的動作,順著他的目光看去,點了點頭:“好,容易活,用處也多。”
“還可以種點小番茄,”沈文琅繼續說著,眼神中帶著規劃的光彩,“自己種的,味道不一樣。”
“嗯。”高途應著,手下修剪的動作更加輕快。這種關於未來、關於共同勞作的平淡對話,讓這個新家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暖意。
最讓高途感到新生活真正開始的,是一個周末的午後。他出門去附近的超市采購,來回用了不到一小時。當他提著購物袋推開家門時,看到沈文琅正拄著手杖,從書房慢慢走到客廳,似乎在尋找什麼。聽到開門聲,沈文琅轉過身,看到是他,臉上閃過一絲幾不可查的、放鬆的神情,隨即恢複平靜,隻是淡淡地說:“回來了。”
高途站在門口,看著沈文琅在屬於他們的空間裡安然活動的身影,聽著那句極其平常的“回來了”,心中驀地一暖。這是一種久違的、屬於“家”的歸屬感。他低低地“嗯”了一聲,關上門,將購物袋提進廚房。那一刻,他清晰地感覺到,他們不再是暫居某處的過客,而是真正開始在這裡紮根生活了。
夜晚,新居格外安靜,隻能聽到窗外隱約的風聲。高途照例檢查好門窗,為沈文琅準備好睡前的一切。當他走到沈文琅臥室門口時,沈文琅正靠在床頭看書。暖黃的燈光籠罩著他,側臉線條柔和。
“明天想吃什麼?”高途例行公事般地問。
沈文琅從書頁上抬起頭,想了想,說:“簡單點就好,你上次做的雞絲粥不錯。”
“好。”高途點頭,準備離開。
“高途,”沈文琅叫住他,燈光下他的眼神清澈而平靜,“這裡……很好。”
高途的腳步頓住,回頭看他。兩人在門口安靜地對視了幾秒,空氣中流動著一種無需言說的默契和滿足。
“嗯。”高途最終隻是低低應了一聲,輕聲道,“睡吧。”
“晚安。”
門輕輕合上。高途站在走廊裡,聽著屋內漸趨平穩的呼吸聲,望著窗外新居寧靜的夜色,心中一片前所未有的平和。恨意依舊在記憶深處盤踞,但在此刻,在這片屬於他們共同的新天地裡,它被一種更強大的、關於生存、陪伴和重新開始的力量所覆蓋。秋天是收獲的季節,而他們,在這個秋天,收獲了一個嶄新的、充滿可能的起點。
感謝沛恩的腰窩送來的“用愛發電”為您專屬加更
落日與晚風
朝朝又慕慕)
喜歡垂涎:無聲告白請大家收藏:()垂涎:無聲告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