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露露出恬靜的微笑:“它連接著過去遠航者號),也指向未來我們的征途),更蘊含著一種主動的姿態。很好。”
軍洛站直身體,眼神銳利:“‘遠行者’…明白了,艦長!”
六人,六種渴望,在這一刻,因一個全新的名字達成了前所未有的統一。它超越了簡單的更名,是團隊精神的一次升華,是對即將開始的史詩航程最莊重的宣言。
消息迅速傳開。dsra高層內部雖有對傳統命名的眷戀,但在李振邦將軍的力挺和周孜婷團隊的強烈意誌麵前,更名提議被迅速批準。改造中的“伏羲號”,其龍骨深處,即將銘刻上新的名字——“遠行者號”。
巨大的船塢內,工程進度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。全新的裝甲覆蓋了艦體,如同披上了星辰鍛造的鎧甲。流線型的引擎組散發著蓄勢待發的幽藍光芒。“深淵之眼”主傳感器陣列如同巨艦冷靜的瞳孔,凝視著深空。艦橋內部,嶄新的控製台閃爍著柔和的光,等待著它的主人。
在艦艏位置,原本鐫刻著“伏羲號”三個蒼勁大字的地方,工程機械臂正小心翼翼地移除舊痕。新的、更加銳利磅礴的字體正在等待被銘刻上去——“遠行者”。
周孜婷、軍洛、鴻宇、趙娜、趙航、林露,並肩站在船塢高處的觀景平台上,俯瞰著下方即將獲得新生的巨艦。改造接近尾聲,新艦的名字即將揭曉,一股混合著期待、敬畏與磅礴鬥誌的氣息在六人之間無聲流淌。
“遠行者…”周孜婷輕聲念出這個名字,仿佛在與這艘承載著人類最深渴望的星艦對話,“準備好,帶我們去見證宇宙的答案吧。”
星海在窗外沉默,但“遠行者號”的引擎,已然開始在龍骨深處,發出低沉而有力的、渴望遠航的脈動。
“遠行者號”的改造塵埃落定,嶄新的艦體在船塢燈光下流淌著冷峻的金屬光澤,如同蟄伏的星海巨獸。內部,則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空氣淨化係統低鳴,嶄新的設備散發著微弱的能量場,走廊裡回蕩著工程驗收的確認聲和首批核心艦員適應性的腳步聲。然而,這艘承載著人類最深期許的星艦,其龐大的身軀還遠未被填滿。啟航前的最後一塊拚圖——也是最關鍵的一塊——就是人。
dsra中央招募大廳,人頭攢動。巨大的全息屏上滾動著“遠行者號”的雄姿和招募宣言:“追尋遠航者的足跡,直麵深空的奧秘。我們需要最堅韌的意誌,最敏銳的頭腦,最無畏的心!”來自聯合體各領域的精英彙聚於此,空氣中彌漫著興奮、緊張與一種近乎朝聖的使命感。
招募工作由六位核心成員親自把關,嚴格到近乎苛刻,卻又充滿各自鮮明的風格。
艦橋,艦長座椅旁。
周孜婷一身筆挺的艦長製服,目光如炬,審視著申請擔任副艦長和執行軍官的候選人。她提出的問題往往直指核心:“如果在柯伊伯帶遭遇未知高維能量擾動導致常規通訊失效,你如何確保指揮鏈在混亂中維持最低限度運轉,並做出優先級判斷?”她的語氣平靜,卻帶著無形的壓力。一位經驗豐富的原eu.f驅逐艦艦長安德烈·伊萬諾夫)的回答沉穩有力,條理清晰,甚至在預案中考慮到了利用“深淵之眼”陣列可能的被動模式進行非標準信號傳遞,這讓周孜婷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。
cp互動:軍洛作為安保主管,也參與了部分指揮序列人員的背景核查。一次短暫的戰術會議間隙,兩人在艦橋後方的數據台前低聲交流。軍洛將一份安全評估報告遞給周孜婷,手指不經意地劃過她緊繃的手背。“壓力很大?”他聲音低沉。周孜婷沒有看他,隻是微微放鬆了肩膀,指尖在報告上點了點:“比深淵巨口那次好點,至少這次,我們有時間準備…還有你盯著。”一句“還有你”,平淡卻讓軍洛嘴角微揚,仿佛無形的重擔被分擔了一角。)
戰術分析室工程甲板。
軍洛的“麵試場”則充滿了火藥味。他親自下場,模擬各種突發危機:艙壁破裂、小規模入侵、關鍵係統被惡意代碼鎖定…要求安全團隊和損管工程師在高壓下迅速反應、協同作戰。他話不多,但每一個眼神和指令都帶著實戰淬煉出的冷硬。“反應慢了0.5秒,在深空,足夠死三次!”他對著一個在模擬艙壓失控時操作略有遲疑的工程師冷冷道。趙航作為試飛小隊的頭兒,也混跡其中,叼著能量棒,痞痞地對著新來的飛行員們指指點點:“嘿,菜鳥!彆光盯著儀表盤發呆,想想外麵可能飄著什麼‘驚喜’!老洛的模擬可比現實的溫柔多了!”引來一片哀嚎和更加專注的練習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cp互動:在一次模擬對抗後的短暫休整,軍洛在工程甲板角落檢查“誇父ii型”無人艇的掛載點。趙娜拿著數據板走過,瞥見他作戰服下臂上新增的一道模擬擦傷對抗激烈導致),腳步微頓。“模擬對抗強度超出安全閾值17.8,可能導致非必要肌肉勞損。”她語氣毫無波瀾,卻遞過去一管高效修複凝膠。軍洛接過,熟練地塗抹,抬眼:“閾值是你定的?”趙娜鏡片後的目光掃過他,“是基於你的生理數據和任務風險模型重新計算的。彆浪費我的模型精度。”軍洛低笑一聲:“遵命,首席。”冰冷的凝膠帶來一絲涼意,驅散了高強度對抗的燥熱。)
科學實驗室。
鴻宇和趙娜的組合,簡直是應聘者的“邏輯煉獄”與“靈感風暴”雙重考驗。鴻宇的思維如同跳躍的閃電,上一秒還在問量子糾纏通訊在超光速躍遷後的狀態坍縮問題,下一秒可能就跳到某個外星生物電信號可能蘊含的“音樂性”解析。他手舞足蹈,眼鏡滑到鼻尖也渾然不覺:“想想看!如果它們的交流是時空漣漪的協奏曲,我們該怎麼‘聽’?!”而趙娜,則像一台精密冷酷的掃描儀,用一連串冰冷的數據陷阱和邏輯悖論拷問著應聘者的思維嚴謹性。“你的假設基於碳基生命標準模型,偏差係數0.87。若目標為能量態意識聚合體,你的探測方案失敗概率將升至92.3。請重構邏輯鏈。”能在這兩人夾擊下不崩潰還能迸發靈光的人,鳳毛麟角。
cp互動:一個應聘者被鴻宇的“外星音樂論”繞得頭暈眼花,又被趙娜的“邏輯悖論”逼到牆角,終於崩潰告退。鴻宇懊惱地抓亂頭發:“又嚇跑一個!娜娜,你就不能稍微…委婉一點?”趙娜頭也不抬地在數據板上記錄著:“效率優先。與其浪費時間在無法通過基礎邏輯驗證的對象上,不如尋找真正有價值的變量。而且,”她終於抬眼,看著鴻宇亂糟糟的頭發,“你的‘音樂理論’缺乏可證偽性,同樣在浪費篩選時間。”鴻宇瞪大眼睛:“藝術!那是藝術直覺!是探索的靈感火花!”趙娜推了下眼鏡:“火花需要可測量的能量閾值和穩定的傳播介質,否則隻是視覺噪音。下一個。”鴻宇氣結,卻又忍不住看著趙娜專注側臉低笑:“行行行,你是邏輯女王,聽你的。不過下次我提‘火花’的時候,你能不能稍微…嗯…假裝欣賞一下?”趙娜嘴角似乎有0.1秒的微妙上揚:“基於你過往‘火花’的轉化效率低於3),欣賞的性價比過低。不予采納。”鴻宇:“……”這種“雞同鴨講”的鬥嘴,卻成了實驗室裡獨特的背景音。)
生態穹頂花園中央資料庫。
林露負責的領域更偏向人文、心理和長期航行適應性。她坐在模擬自然光照的生態穹頂下,與申請擔任心理輔導員、文化協調員甚至廚師長的應聘者進行著看似溫和,實則洞察力極強的對話。她傾聽他們對長期深空隔絕的理解,對異星文化接觸的設想,甚至詢問他們在壓力下會選擇哪種植物作為精神寄托。她的問題如同涓涓細流,卻能在不知不覺中探知心靈的韌性與包容度。趙航有時會溜達過來,懶洋洋地靠在一棵模擬橡樹上,看著林露沉靜的側影和那些或緊張或興奮的應聘者,嘴角掛著玩味的笑。隻有在她偶爾抬頭與他視線交彙時,他眼中那份痞氣才會瞬間化為毫無保留的溫柔與驕傲。
cp互動:一個應聘者激動地描述著想象中的外星藝術,林露耐心傾聽,眼中帶著理解和鼓勵。趙航默默遞給她一杯溫熱的、散發著植物清香的茶——那是林露最喜歡的、船塢裡培育的特殊品種。林露接過,指尖無意間觸碰到他的手,一絲暖意傳遞。她抬頭,對上趙航帶笑的眼睛,無需言語,那份喧囂中的寧靜與支持已心照不宣。林露低頭抿了一口茶,再看向應聘者時,聲音更加柔和:“你的熱情很有感染力。那麼,如果這種藝術表達方式對人類認知產生強烈衝擊,甚至引發群體性認知失調,作為協調員,你的第一步應對策略是什麼?”趙航看著林露瞬間切換回專業模式,眼底的笑意更深,仿佛在欣賞一件稀世珍寶。)
招募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,“遠行者號”如同一個巨大的磁石,吸引著人類中最勇敢、最聰慧、也最富冒險精神或者說好奇心過剩)的靈魂。新麵孔陸續登艦:有沉默寡言但手指在控製台上快如閃電的導航員;有能在三分鐘內修好複雜管路的工程師;有對異星生物學如數家珍的博士;也有能用簡單食材在零重力下做出美味餐點的廚師…艦內的空氣逐漸變得鮮活而充滿活力,也帶來了磨合期的碰撞與火花。
緊張的氣氛如同無形的弦,在啟航日臨近前越繃越緊。模擬訓練的次數在增加,係統檢測的深度在加大,每個人都在壓榨著自己的極限。但在這份高壓之下,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與期待也在瘋狂滋長——對未知星海的憧憬,對終極答案的追尋,對“遠行者”身份的認同感。
艦橋巨大的觀景窗外,是永恒深邃的星海。周孜婷常常獨自站在那裡,感受著腳下這艘鋼鐵巨艦蘊含的力量與全艦數百人共同的意誌。軍洛會無聲地出現在她身後不遠處,如同一座沉默的山,守護著艦長的背影,也守護著這艘承載著人類希望的星艦。鴻宇和趙娜在實驗室裡爭論的聲音透過通訊頻道隱約傳來,那是探索欲與邏輯碰撞的獨特樂章。趙航拉著林露溜到船塢的觀景平台,指著遠方一顆特彆明亮的星星:“露露你看,那顆像不像我們第一個要去的路標?等到了那兒,我給你撿塊外星石頭當書簽!”林露靠在他身邊,感受著他蓬勃的活力,輕聲說:“好。不過,我更希望撿到的是能讀懂的故事。”兩人相視一笑,星輝落在眼中,照亮了彼此心中的征途。
“遠行者號”的龍骨在寂靜中嗡鳴,引擎的低沉脈動如同沉睡巨獸即將蘇醒的心跳。星塵在前方閃爍,心跳在胸腔鼓動。人類最精銳的遠航者,已箭在弦上,隻待那一聲響徹寰宇的啟航令。
喜歡活在2085請大家收藏:()活在208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