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薩爾偵察艦的殘骸如同冰冷的金屬墓碑,漂浮在柯伊伯帶邊緣的虛空之中,無聲地訴說著“遠行者號”及其安全官毫不留情的決絕。軍洛率領的突擊小隊以最小代價和雷霆手段完成了任務,俘獲了少數幸存船員,並徹底掃描了對方的數據核心。然而,結果卻令人失望又警惕。
“問出來了,”軍洛的聲音透過通訊傳來,冷靜中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,“隻是幾個被貪婪蒙蔽雙眼的低級情報販子和一個aetra內部的腐敗官員。他們竊取數據賣給卡薩爾人,隻是為了換取技術和財富。卡薩爾聯盟的高層似乎對‘回響’的真實價值也一知半解,隻是習慣性地派出偵察艦來碰碰運氣,看看這個新冒出來的文明有沒有‘便宜’可占。”
艦橋上,孜婷的臉色並未因此放鬆。鬣狗的試探被擊退,但意味著更強大的掠食者可能還在後麵觀望。而且,內部的裂縫已經出現,腐敗和短視如同毒瘤,隨時可能在其他地方複發。
“清理乾淨。”孜婷下令,“將所有俘虜和證據移交給uedc內部調查部門。馬庫斯·索恩副局長…他的好日子到頭了。借此機會,我們要徹底肅清aetra內部的蛀蟲!”
這場突如其來的、近乎鬨劇的危機,卻意外地成了催化劑。它像一盆冷水,澆醒了那些仍在“徹底隱藏”和“盲目擴張”之間搖擺不定的地球高層。卡薩爾人的輕易出現和其表現的貪婪與危險,證明了絕對的沉默並不可行;而“遠行者號”展現出的果斷力量和從“守護者序列”獲得的信息,則指明了另一條可能存在的道路。
接下來的幾天,地球聯合最高安全委員會的辯論風向悄然轉變。卡爾文元帥適時地將小七破解的、“守護者序列”關於“低熵文明發展路徑”的警告和“區域性威脅評估”將“織暗者”歸類為次級但危險的“蔓延性熵增危機”)提交審議。
那些論述超越了單純的力量對抗,從一個更宏大、更基礎的宇宙視角闡述了文明與“秩序”和“混亂”熵增)的永恒博弈,其嚴謹的邏輯和超越當前人類理解的洞察力,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。
“…所以,根據‘守護者’的信息,‘織暗者’並非某個特定的邪惡敵人,而更像是一種…宇宙的‘疾病’?一種傾向於破壞結構、吞噬秩序的自然現象?”一位之前主張隱藏的議員喃喃自語,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他們麵對的是什麼。
“而‘回響’,是上一個受害者文明試圖對抗這種‘疾病’、保留自身‘秩序’信息的悲壯嘗試…”另一位科學家代表補充道,眼中充滿了敬畏。
“那麼‘原初搖籃’…”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那個遙遠的坐標上。
“那裡可能是這種‘宇宙疾病’的一次重要爆發點,或者源頭。”孜婷的聲音在會議上響起,清晰而堅定,“理解它,可能是我們找到長期應對之道,甚至治愈方法的關鍵。逃避和隱藏無法讓疾病消失,盲目攻擊也可能適得其反。我們需要的是知識和理解。”
最終,經過又一輪激烈但基調已變的討論,地球聯合最高安全委員會做出了一項曆史性的決議:
批準“遠行者號”執行代號為“搖籃”的探索任務。
目標:前往“原初搖籃”坐標所在區域,進行謹慎的、非接觸性的科學考察。首要任務是收集信息,理解“織暗者”“汙染”的本質和起源,評估其潛在威脅等級,並搜尋任何可能存在的、關於“守望者”或其他文明應對此種威脅的更多信息。
原則:絕對避免主動挑釁或接觸任何可能存在的未知實體或力量。如遇無法評估的危險,需立即撤離。任務期間,需定期通過最高加密頻道回傳數據。
資源:uedc將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,包括優先級的後勤補給、情報共享,以及授權“遠行者號”調用地球範圍內最頂尖的相關領域科學家進行遠程協助。
決議通過的瞬間,“遠行者號”上收到消息的核心團隊成員們,心情複雜難言。沒有歡呼,隻有一種沉重的、巨大的責任感壓上心頭。他們終於獲得了許可,去往那恐懼與答案並存的終極之地。
命令下達,整個地球聯合體係如同精密的機器,開始為這次前所未有的遠征運轉起來。
最後的升級改造開始了。在總工程師宏宇的指揮下,大量的工程艦和補給船如同工蜂般環繞著“遠行者號”。基於對“守護者”信息和小七數據庫的有限理解,新的設備被加裝:
“諧波護盾”升級版:不僅強化物理防禦,更嘗試模仿“澤塔徽記”的穩定特性,提升對熵增類能量侵蝕推測的“織暗者”攻擊方式)的抗性。
“回響”感應與記錄矩陣:專門設計用於更安全、更清晰地捕捉和分析宇宙背景中可能存在的“回響”信號,希望能從中解碼出更多關於“守望者”及其他可能受害文明的信息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超維深空探測器:采用了部分逆向自特蘭迪和“守護者”信號技術的探測器,擁有更強的抗乾擾能力和更遠的探測距離,用於對“搖籃”區域進行先期偵察。
強化型實驗室模塊:為鴻宇、趙娜和小七提供了更強大的現場分析能力,以應對可能發現的、完全超出當前科學範式的現象或樣本。
軍洛和小七的特殊接口被進一步加固和隔離:既保護他們,也確保在必要時能作為與特殊能量或信息場溝通的橋梁。
每個人都在為這次未知的旅程做著最後的準備。鴻宇和趙娜幾乎住在了實驗室,瘋狂地吸收著“守護者”信息包裡的知識,儘管隻能理解皮毛,也足以讓他們興奮又焦慮。小七則忙於整合所有數據,優化飛船係統,並為可能遇到的各種極端場景運行模擬。
劉穎為所有隊員準備了加強型的抗輻射、抗精神乾擾藥劑和醫療應急方案。林露則努力平複心緒,鍛煉自己的感知能力,希望能成為團隊在陌生環境下的“預警雷達”。
軍洛進行了高強度的恢複性訓練和戰術演練,他率領的安全部隊配備了最新型號的、針對能量生命體和非物理攻擊模式的共振武器和防護裝備。他的眼神變得更加銳利,仿佛已經提前進入了那片未知的險域。
趙航和領航部門的成員則反複研究著那條漫長的、通往銀河係荒涼邊緣的航線,標識出所有可能的躍遷點、危險區域和備用計劃。
孜婷是最忙碌的人。她需要統籌全局,審閱每一項升級方案,參加無數個地球方麵的準備會議,還要時刻關注隊員的狀態。她的壓力巨大,但眼神始終堅定。在一次全體船員簡報會上,她的話語簡短而有力:
“‘搖籃’任務,不是為了征服,也不是出於好奇。這是一次必要的朝聖,一次麵向黑暗深淵的求知之旅。我們背負著人類的疑問,也承載著‘守望者’的遺願。前方可能是終結,也可能是新生。無論是什麼,我們需要一起去麵對。記住我們的目標:理解,生存,帶回答案。”
出發的日子終於到來。
“遠行者號”靜靜地懸浮在船塢中央,它不再是那艘從古陀塔歸來的傷痕累累的戰艦,也不再是剛從星環逃生的疲憊之師。它被賦予了最新的科技和理解,如同一把經過千錘百煉、又被重新打磨開刃的探針,閃爍著冷冽而睿智的光芒,直指深空。
告彆沒有盛大的儀式,隻有簡單的指令和無聲的敬禮。地球在身後緩緩旋轉,安寧而脆弱。
“所有係統,最終檢查完畢!”
“航線確認,躍遷坐標已輸入。”
“‘搖籃’任務,授權確認。”
孜婷站在艦橋中央,目光掃過每一位船員堅毅的臉龐,最終投向觀測窗外那無垠的、等待探索的黑暗。
“‘遠行者號’,啟航。”
引擎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,推動著這艘人類文明的方舟,掙脫地球的引力,再次義無反顧地駛向星辰大海。
這一次,它的目標不再是能源,也不是簡單的探索。
它的航向,是宇宙的瘡疤,是生命的謎題,是秩序的邊界。
航向,“原初搖籃”。
第二十章:虛空繪卷
超空間躍遷的餘波如同退潮般緩緩平息,“遠行者號”龐大的艦體微微一震,重新回到了常規宇宙的懷抱。然而,預料中引擎的穩定嗡鳴並未響起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不安的、仿佛艦船本身在痛苦呻吟的金屬應力噪音。
“躍遷完成。已抵達…預定坐標外圍區域。”林露的聲音在艦橋上響起,卻失去了往日的清晰篤定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。她纖細的手指飛快地在導航控製台上操作,調出的傳感器數據卻讓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,“傳感器…全麵紊亂!基礎物理常數讀數波動超出安全閾值!空間曲率…無法計算,呈現非邏輯起伏!”
觀測窗外,並非他們想象中任何已知的宇宙景象。沒有璀璨的星河,沒有熟悉的星雲,甚至沒有絕對的黑暗。這裡的光線扭曲怪誕,仿佛透過一塊布滿裂痕和水漬的毛玻璃觀看世界。遙遠的星光被拉長、扭曲成毫無意義的彩色線條,如同孩童隨意的塗鴉。空間本身似乎在緩慢地、不規則地“流動”,形成一種肉眼可見的、粘稠的漣漪感。
這裡安靜得可怕,但那是一種充滿壓迫感的、不自然的死寂,連宇宙背景輻射都似乎被某種力量吞噬或扭曲了。
“我的老天…”趙航倒吸一口冷氣,雙手死死握住操縱杆,試圖穩住船身,但飛船卻像航行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,不受控製地輕微顛簸、旋轉,“舵效響應延遲!慣性導航失靈了!這鬼地方到底怎麼回事?!”
“所有單位報告狀態!”孜婷的聲音冷靜地響起,強行壓下內心的震撼與不安。
“護盾能量消耗異常加速!空間本身似乎在‘腐蝕’護盾!”趙娜的聲音帶著驚愕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引擎輸出功率不穩定,推進效率下降40!物理法則在這裡…不可靠!”引擎部門的報告緊隨其後。
“內部重力場發生輕微波動!非關鍵係統出現隨機錯誤!”又一個壞消息。
“嘗試啟動‘諧波護盾’,模擬‘澤塔徽記’穩定場!”孜婷立刻下令。
技術團隊立刻執行。一層新的、帶著微妙頻率的能量場疊加在原有的護盾之上。效果立竿見影,飛船的顛簸明顯減輕,各係統報錯頻率下降,雖然未能完全消除影響,但至少穩定在了一個可控的範圍內。
“諧波護盾有效!但能量消耗極大!”趙娜報告。
“優先保障護盾和生命維持係統。非必要係統功耗降至最低。”孜婷果斷決策,目光銳利地掃過主屏幕上那些光怪陸離、毫無邏輯可言的星空,“鴻宇,小七,分析環境!這裡就是‘原初搖籃’?”
鴻宇早已撲到了科學控製台上,眼睛瞪得滾圓,裡麵充滿了科學家麵對未知時極致的興奮與恐懼:“難以置信!空間結構本身是‘破碎’後又‘胡亂拚接’起來的!看這裡的引力子背景輻射分布…完全違背了廣義相對論!還有那些光線扭曲…不是引力透鏡效應,更像是空間‘褶皺’了!”
小七眼中數據流瘋狂傾瀉,她的聲音卻依舊平靜,但語速極快:“確認抵達坐標區域。環境特征與特蘭迪數據庫記載的‘宇宙疤痕’、‘現實翹曲區’有高度相似性。物理常數非均勻分布,建議將所有探測儀器重新校準為動態適應模式。此地極不穩定,存在不可預測的空間突變風險。”
“宇宙疤痕…”林露失神地重複著這個詞,她的臉色比任何人都要蒼白,雙手緊緊抓住座椅扶手,指節泛白,“我…我感覺不到任何‘回響’…這裡…是空的…死寂…但又充滿了…‘噪音’…一種…冰冷的、混亂的…‘疼痛’的噪音…”她的感知能力在這裡似乎被放大了,但也承受著巨大的負麵衝擊。
軍洛的聲音從安全中心傳來,冷靜依舊,卻多了一份極度警惕:“所有外部監測器畫麵傳輸不穩定,內容無法解析。建議釋放加固型無人機進行近距離環境偵察。安全部隊已處於最高戒備狀態。”
“批準。釋放無人機。小心,慢一點。”孜婷下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