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德尼斯虛空之環的內部遠比外部看起來更加複雜而危險。
探索者號緩緩駛入一片相對平靜的空域,這裡的空間異常雖仍然活躍,但規律較為穩定,不再像外部那樣狂暴無序。艦橋上,周孜婷凝視著主屏幕上的數據流,眉頭微蹙。
“就這裡吧。”她最終做出決定,“這片空域的異常活動相對可預測,能量讀數也較為穩定,適合建立前哨基地。”
鴻宇立刻興奮起來:“太棒了!我已經設計好了前哨站模塊,結合了諾德尼斯的結構特性和我們帶來的納米建造技術。隻要三天,我就能建起一個功能完備的研究站!”
趙航從駕駛座上回頭,挑了挑眉:“三天?你不是在吹牛吧,博士?這裡可不是地球上的建築工地。”
“當然不是吹牛!”鴻宇有些不悅,“納米建造單元已經準備就緒,隻需要小七計算好投放坐標和建造序列。”
小七的合成音平靜地回應:“計算已完成。建議投放坐標:deta7區域。該區域空間結構最為穩定,且附近有可采集利用的礦物資源。”
周孜婷點頭批準:“開始部署。趙航,保持警惕,我們還不清楚這裡的全部風險。林露,持續監測環境變化,特彆是任何異常的意識活動。”
林露輕輕點頭,她的手指在控製麵板上輕撫,感受著來自虛空之環的能量流動。“這裡的能量...很奇怪,”她低聲說,“不像諾德尼斯其他地方那樣充滿悲傷和死亡,反而有一種...孕育中的感覺。”
劉穎從醫療站傳來通訊:“艦長,軍洛的狀況穩定,但沒有明顯改善。守護者提供的技術維持了他的生命體征,但我需要更先進的醫療設備來進行下一步治療。”
“前哨站將配備最先進的醫療單元,”周孜婷保證道,“你是優先配置對象。”
接下來的72小時,探索者號周圍變得異常忙碌。納米建造單元像一群銀色蜜蜂般從飛船腹部湧出,開始在選定的區域構建前哨站的基礎結構。鴻宇幾乎沒合眼,監控著每一個建造階段,時不時發出調整指令。
趙航則駕駛著小型的偵察艇,在前哨站周圍巡邏,繪製詳細的空間地形圖,標記出潛在的危險區域和資源點。
林露大部分時間待在自己的艙室冥想,嘗試與諾德尼斯的意識流建立更深層的連接,尋找可能對軍洛康複有益的能量模式。
周孜婷統籌全局,同時與地球保持定期通訊,彙報進展並請求更多資源支持。她能感覺到地球方麵對“引導”理論仍存疑慮,但守護者揭示的真相讓“終結派”暫時失去了話語權。
小七處理著海量數據,不僅是前哨站的建造,還有對全息星圖的持續解密。星圖在虛空之環內部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細節層次,似乎這裡的能量環境激活了它的某些隱藏功能。
劉穎全心照顧軍洛,監測著他最細微的生命體征變化,嘗試各種刺激方案希望能喚起他的意識反應。
第三天傍晚,前哨站主體結構完成。它不像人類傳統的建築,更像是一株自然生長的水晶簇,與諾德尼斯的環境融為一體。銀灰色的納米材料構成了主要框架,中間穿插著半透明的能量導管,微微發光。
“深環前哨站已就緒,”鴻宇宣布,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驕傲,“生活區、研究實驗室、醫療中心和防禦係統全部在線。我甚至設計了一個小型的生態園,可以生產新鮮食物。”
周孜婷難得地露出一絲微笑:“乾得好,博士。所有人,準備轉移到前哨站。趙航,將探索者號停靠到指定位置,啟動隱身模式。”
前哨站內部,光線柔和而均勻,牆壁似乎會呼吸般微微起伏,這是鴻宇模仿諾德尼斯有機結構的設計。主控製室內,全息顯示屏投射出前哨站周圍的空間結構和能量流動。
醫療中心裡,軍洛被小心翼翼地轉移到一個先進的醫療艙中。這個醫療艙結合了人類技術、守護者提供的知識和諾德尼斯的特殊材料,能夠更好地維持他的生命狀態。
劉穎調整著醫療艙的設置,輕聲對昏迷的軍洛說:“你會好起來的,我保證。我們都在為你努力。”
林露走進醫療中心,手中拿著一個奇怪的水晶狀物體。“我在冥想時,感覺這個區域的某種能量模式可能對軍洛有幫助。我讓鴻宇幫我捕獲並固化了這種能量頻率。”
劉穎好奇地看著那塊水晶:“這是什麼?”
“我不確定,”林露承認,“但當我靠近它時,能感覺到一種平靜而治愈的能量。有點像靈諭聖所的生命種子,但更加...溫和。”
劉穎接過水晶,用儀器掃描了一下,驚訝地發現它散發出一種穩定的生物能量場。“讓我試試把它接入醫療艙的能量係統中。”
當水晶被接入醫療艙後,監視器上的數據立即顯示出積極變化。軍洛的腦電活動變得更加有序,生命體征也進一步穩定。
“太神奇了!”劉穎驚歎道,“這種能量似乎能與他的細胞產生共鳴,促進自我修複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林露微笑:“諾德尼斯雖然充滿死亡和遺忘,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,即使在最荒涼的地方。”
與此同時,在主控製室,小七有了重大發現。
“艦長,請來看這個,”ai的聲音中罕見地帶著一絲興奮,“全息星圖在虛空之環內部顯示了前所未有的細節層次。”
周孜婷走到主控製台前,看到星圖投影中浮現出複雜而精細的能量流線,像是無數條發光的光帶在虛空中蜿蜒流動。
“這些是什麼?”她問道。
“虛空之環內部的能量流動模式,”小七解釋,“星圖似乎能夠實時追蹤和預測這些能量的運動。看這裡——”ai放大了一個區域,“這條能量流將在14.2小時後經過前哨站附近,強度適中,可能適合進行小規模的引導測試。”
鴻宇湊過來,眼睛發亮:“完美!我們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測試一下引導裝置。我已經改裝了一套小型設備,可以安裝在趙航的偵察艇上。”
周孜婷思考片刻,然後點頭:“批準測試。但安全第一,趙航必須在能量流到達前30分鐘撤離到安全距離。”
“明白!”趙航的聲音從通訊器中傳來,“我已經迫不及待要試試新玩具了。”
接下來的幾個小時,前哨站內每個人都忙碌起來。鴻宇和小七完善著引導裝置的參數設置;趙航檢查偵察艇的各項係統;劉穎和林露繼續優化軍洛的治療方案;周孜婷則統籌全局,確保每個環節都萬無一失。
當預定時間臨近,趙航駕駛偵察艇離開前哨站,前往預定位置。小型引導裝置安裝在艇身下方,看起來像是一組複雜的水晶陣列。
“就位了,”趙航報告,“能量流還有十分鐘到達。這東西看起來真漂亮,像藝術品而不是武器。”
鴻宇的聲音從前哨站傳來:“它不是武器,記住這一點。它是一種溝通工具,一種引導手段。啟動後,它會發射一種調和頻率,與能量流產生共振,genty引導它改變方向,而不是強行對抗。”
小七補充道:“根據星圖預測,最佳引導目標是deta12區域的一個自然能量消散點。那裡有一個小型空間渦流,可以無害地吸收這些能量。”
周孜婷站在主控製室,凝視著屏幕上的數據:“所有係統就緒。趙航,一旦引導完成,立即返回,不要停留。”
“明白,艦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