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守護者”號,艦長辦公室。
這間位於戰艦核心區域、擁有270度廣角觀景窗的房間,此刻成為了人類文明邁向深空最前沿的決策中心。窗外是月球基地“鑄爐”船塢繁忙而有序的景象,更遠處,是深邃的星空,那裡既是誘惑,也是深淵。
周孜婷艦長站在巨大的全息星圖前,星圖上清晰地標注著“虛空之環”那令人不安的黑暗空洞,以及周邊星域散布的、代表“吞噬者”活動或潛在威脅的暗紅色光點。她的身後,探索者號原核心團隊,如今“守護者”號的支柱們,已然就座。
趙航依舊坐沒坐相,半癱在舒適的懸浮椅上,但眼神卻銳利地掃視著星圖;林露坐姿端正,目光中帶著科學家特有的審慎與好奇;劉穎安靜地坐在一旁,仿佛在隨時準備評估計劃對船員健康的影響;軍洛則閉目凝神,似乎在通過他那獨特的連接感知著星圖背後更宏觀的“秩序”流動;鴻宇和趙娜的全息影像清晰穩定,臉上帶著持續研究帶來的疲憊與興奮;小七則以全息形態立於一側,藍色光學鏡頭平靜地閃爍著,如同一個無聲的智庫。
“各位,”周孜婷轉過身,打破了沉默,她的聲音清晰而沉穩,“‘守護者’號改造完成,人員就位。現在,是我們決定這第一劍該揮向何方的時候了。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、具備戰略意義的初始航向。”
她抬手,星圖放大,聚焦在太陽係周邊以及指向“虛空之環”的廣袤星域。“我們目前擁有黑岩星和焦土星兩處前哨站,但它們更多是資源采集和初步科研據點,缺乏戰略縱深和獨立作戰能力。在廣袤的深空中,一旦遭遇強敵,單靠‘守護者’號孤軍奮戰,會非常被動。”
趙航立刻坐直了身子,接口道:“頭兒,說到點子上了!黑岩星那鬼地方除了硬石頭就是輻射風暴,焦土星更彆提,整個一烤箱!根本算不了基地!咱們得像古代航海一樣,得有自己的港口和補給點!我提議,優先在‘虛空之環’周邊,找個相對安全的星域,建立咱們人類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外太空前沿基地!”他用力揮了揮手,“進可攻,退可守,還能作為後續探索的跳板!總不能老是讓咱們這大家夥跑長途,連個修整加油的地方都沒有吧?”
鴻宇推了推他標誌性的眼鏡,鏡片上反射著星圖的光芒,他的聲音帶著理論物理學家特有的嚴謹和一絲深謀遠慮:“趙航的提議,從戰略上看是必要的。但我想補充一點,也是更關鍵的一點——技術瓶頸。”他看向周孜婷,眼神凝重,“艦長,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‘守護者’號目前的強大,是建立在對外星科技的初步理解和應用上。‘偽·花園之心’、‘秩序共鳴場’、‘藍晶’主炮……這些係統威力巨大,但它們遠未達到其理論上的巔峰狀態,甚至可能隻是其完整形態的‘初級模仿品’。”
他調出一些複雜的能量模型和數據流,“根據我的推演,真正成熟的外星科技造物,其威力、效率和表現形式,可能遠超我們目前的想象。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基地,更是一個穩定的、高度安全的尖端科研平台,能夠讓我們靜下心來,深度解析諾德尼斯、花園乃至黑炎星的技術,嘗試突破現有的技術天花板。否則,一旦遭遇真正強大的‘吞噬者’單位,或者觸碰到更高層級的外星造物,我們現有的力量,恐怕……不堪一擊。”
軍洛緩緩睜開眼,他並沒有看向星圖,而是仿佛在感知著某種無形的脈絡:“建立前沿基地,是構築防禦網絡的關鍵一環。‘守護者’號可以作為探索和開拓的先鋒,尋找合適的星域,肅清潛在威脅。但基地的長期建設、人員駐紮、形成規模化的戰鬥力和生產能力,需要地球方麵持續投入資源和時間,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”他的話語一如既往的冷靜,點明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。
劉穎這時也開口了,她從醫學和生命科學的角度提出了關切:“艦長,軍洛說得對。長期深空駐守,不僅僅是技術和資源問題,更是人的問題。目前艦員雖然都是精英,但人類的身體機能對於長期處於低重力、強輻射、異星環境下的適應性仍有極限。前沿基地必須配備比‘海洋之心’更完善、更強大的生物維持和醫療係統,甚至……可能需要考慮對駐守人員實施一定程度、安全可控的生理適應性改造,以應對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更久的極端環境壓力。這涉及到複雜的倫理和技術挑戰。”
討論陷入了短暫的沉寂,每個問題都切中要害,揭示了前路的艱難。
就在這時,一直沉默的小七,其全息影像向前微微一步,平靜的電子音響起:“關於建立前沿基地的技術可行性,在我的核心數據庫——源自母星特蘭迪s8行星的科技遺產中,存在一套完整的‘模塊化星際前哨快速部署方案’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瞬間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小七身上!
“特蘭迪s8?”趙航瞪大了眼睛,“小七,你還有這壓箱底的好貨?以前怎麼沒聽你提過?”
小七的鏡頭光芒平穩地閃爍:“該數據包處於深度加密休眠狀態,與我的核心認知模塊並非直接鏈接。直到‘守護者’號集成完畢,接收到關於建立永久性外太空設施的明確指令需求,相關協議才被激活解鎖。”
鴻宇幾乎是撲到了虛擬控製台前,聲音帶著激動地顫抖:“具體內容!小七,快,調出概要!”
小七依言執行。全息星圖旁立刻展開了複雜的三維結構圖和數據流。
“該方案核心為‘物質能量轉化重構技術’。”小七解釋道,“利用特蘭迪s8的‘基石’建造艦,可以高效采集目標星域的常見物質,如小行星冰岩、星際塵埃、甚至氣態巨行星的大氣成分,通過特定的能量場引導,將其快速分解、重構為預設的標準納米建築模塊。這些模塊具備自我識彆、定位和組裝能力,能夠在極短時間內,像搭建積木一樣,構建起包括居住區、生態園、能源中心可兼容多種能量來源,包括恒星能、地熱、乃至暗物質背景輻射)、防禦矩陣強度優於當前‘星塵護盾’)、船塢、科研實驗室在內的完整前哨基地。”
趙娜快速瀏覽著數據,眼中精光閃爍:“能源利用效率……物質轉化率……模塊標準化程度……這技術層級,確實遠超我們現有的工程能力!如果真能實現,建立基地的時間可以從數十年縮短到……幾個月?”
“理論上,在資源充足的星域,基礎結構搭建可在3至5個地球月內完成。”小七確認道,“後續功能細化及係統優化時間另計。”
這個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!一直困擾大家的基地建設難題,似乎看到了解決的曙光!
周孜婷強壓下心中的激動,目光再次投向星圖,手指在虛空之環外圍區域緩緩移動。“技術問題有了突破口,那麼……地點呢?”她的指尖最終停在了一個位於虛空之環影響區邊緣,但又保持了一定安全距離的星域——yg83星團。
“yg83……”林露看著星圖上的標注,“根據現有探測數據,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星團,擁有數顆處於宜居帶邊緣、可能存在液態水和基礎大氣的類地行星,礦產資源豐富。它看起來離虛空之環核心星域不遠,但實際宇宙尺度距離非常遙遠,有超過1500光年的緩衝地帶。”
“就是這裡了。”周孜婷的手指堅定地點在yg83星團上,做出了決斷。“選擇yg83,有三大優勢:”
“第一,戰略預警價值。它處於虛空之環能量擴散的潛在路徑上,但又保持了安全距離。在此建立基地,可以作為一個早期預警哨站,長期監測虛空之環的能量波動,判斷其是否再次啟動大規模活動,為我們爭取寶貴的預警時間。”
“第二,發展潛力與安全性。該星團資源豐富,環境相對在宇宙尺度上)穩定,適合長期建設和擴張。1500光年的距離,足以過濾掉大部分來自虛空之環核心區的即時威脅,同時又讓我們處於能夠快速響應的前沿位置。”
她看向小七的全息影像,“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技術與後勤考量。小七,根據星圖顯示,yg83星團所在的方位,與數據庫中標定的你母星特蘭迪s8的方位,是否存在某種……相對鄰近性?”
小七的鏡頭快速閃爍,進行著複雜的宇宙坐標計算。“確認,艦長。yg83星團與特蘭迪s8遺跡的預估方位,存在較高的空間關聯度。前往yg83建立基地,可以為後續可能進行的、對特蘭迪s8的探索任務,提供一個理想的中轉站和後勤支撐點。從該星團出發,前往特蘭迪s8區域的航行效率和安全性將顯著提升。”
“一石三鳥。”周孜婷總結道,目光掃過她的團隊成員,“yg83,將是我們‘守護者’號的首個目標。我們將前往那裡,評估環境,肅清任何可能存在的本地威脅,然後利用小七提供的技術,打下人類文明在深空的第一根楔子,建立‘守護者’基地!”
她看著眾人,語氣不容置疑:“這將是我們‘邊疆巡弋’任務的第一步,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。各位,有什麼補充或異議嗎?”
趙航第一個咧嘴笑了:“沒意見!有個明確的目標就好!老子已經等不及要去看看那片新地盤了!”
鴻宇和趙娜對視一眼,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興奮與期待。一個穩定的前沿基地,對他們進行深度科技研究來說,無疑是夢寐以求的。
軍洛微微頷首:“目標明確,戰略清晰。可行。”
劉穎也表示:“醫療部門會開始著手製定針對yg83星團可能環境的適應性預案和醫療保障方案。”
林露則已經開始思考:“我需要該星團更詳細的天體生物學數據,評估是否存在本土生命,以及基地建設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的影響。”
“很好。”周孜婷點頭,隨即下達命令,“小七,根據最終決議,製定前往yg83星團的詳細航行計劃,包括躍遷節點、資源補給點、潛在風險規避路線。各部門依據此目標,進行最後出發準備。”
“指令確認。航行計劃生成中……”小七回應。
周孜婷再次望向星圖上那個被選定的光點——yg83。那裡,將成為人類文明在無垠深空中第一個主動設置的錨點,是希望的開端,也注定是未來無數故事上演的舞台。
“守護者”號的首次遠征,目標已定,航向已明。
喜歡活在2085請大家收藏:()活在208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