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上午下班的時候,財務科來告知,莉莉姐那筆錢已到了,下午可以按時發貨。
為了趕這批貨,這個星期沒有回家。
下午與鄭華傑一起去發貨。
“小彭,澳洲那邊真的要我們的花生餅,而且還是用美金交易?”
“也就那10箱貨、500盒罷了,換不來多少美金。而且他們拿這500盒隻是做試賣,這也算跨境合作的開始吧。
不過我覺得,跟澳洲華僑做生意還是蠻有希望的——那邊華僑本來就多,口味也跟我們差不多。”
“那太好了!咱們國家要是能多掙點美金,對國家建設非常有好處的。”
“鄭大哥,你先開車回去,我得寄封掛號信到香港。”
“行。”
看著鄭華傑開著拖拉機離開,彭世凜便慢悠悠地走著,順帶四處逛了逛。
其實這縣城,也就圩日熱鬨些,平時總冷冷清清的,壓根見不著有人逛街。
大家日子過得緊巴巴,除非真有急需,才會來供銷社買東西,平時誰有閒錢逛?
縣城就一條主街,商鋪還算集中,其他街巷,基本沒什麼可逛的。
“梁妹,你這是要去哪?”一位中年婦女叫住前麵的婦女。
梁妹站住回頭。
“李大姐,你去過手工業社嗎?還有活乾不?”
“我昨天下午去社裡問過周統計員,他說現在僧多粥少,也沒有什麼活分到給我們。
家裡人口多,今天早上我到了縣郊山邊挖了兩三斤野菜。”
李大姐高興走近梁妹,小聲道:“我還意外抓了兩隻鳥,今晚煲湯喝。”
梁妹:“李姐,你怎不叫上我呀?我也想挖點野菜回來吃。”
“我前兩天不是聽你說家婆病嗎?怕沒人幫你帶小幺雞,就不敢叫你一起去。”
“我大女兒九歲了,可以帶小幺雞了。”
“哈哈,忘記了。下次,下次一定記得叫上你。”
梁妹歎道:“唉,都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有活乾。本來打零散工就隻是掙點零錢來補輕鬆一下家用,現在連散工都沒得做了,日子又緊巴巴了。”
李大姐接話:“梁妹,我運氣也差得很。去年我小姨在蓮花餅廠退休,本來想讓我頂替她的班,可那時候餅廠半死不活的,一年到頭隻上滿4個月班,還不如我打散工劃算,就沒去。
現在全縣都知道,餅廠訂單多得還要加班,還能給國家創外彙。現在在餅廠上班的那些人,可風光了。
我現在真的後悔死了。我老公也時不時用這件事情來刺痛我。”
梁妹:“李大姐,凡事都要講緣分的。講明你與這份工作沒有緣分了。
縣裡工廠少,企業單位也不招我們這些沒有啥文化的中年婦女。所以也不止我們兩人閒在家,還有很多女同胞與我們一樣,連零散工都沒得做,看開點吧。”
梁妹的話觸動了彭世凜。縣城裡人口七八萬,隻有幾間小作坊式的工廠,根本解決不了縣城裡的就業問題。
而機關單位、企業單位的崗位也是非常有限的,更何況有些婦女還沒有文化呢,更進不了這些單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