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家興的確是個聰慧的少年,麵對乾活的機會,他不會貿然行事。而是要先弄清楚具體要做什麼,絕不像有些人,一聽有活乾,也不考量好壞就盲目跟風。
彭世凜問道:“這附近是不是有條山間流淌的小溪呀?你幫我摸幾斤山坑螺,我按一斤一塊錢給你算工錢。”
韋家興腦子轉得快,立刻心算出,要是能摸上三四斤,自己的學費就有希望解決了。他做事麻利,手腳做事也快,一個下午能摸到十斤八斤絕對沒問題。
韋家興好奇地問出口:“大哥哥,你要摸這山坑螺做什麼呀?這螺的肉就那麼一丁點,就算吃上好幾斤,也根本填不飽肚子。”
彭世凜心裡清楚,這個年代的人,一心隻想著填飽肚子。對於山坑螺這樣的美味,並非他們不懂得品味,而是生存本能壓倒一切更高的需求。
而要做到每一道美食都離不開配料,即便山坑螺本身滋味鮮美,也得配上薑、蔥等調料來去除腥味。
然而在這個年代,薑不屬於主食類作物,而且一年隻能種一季,生長周期又長,沒多少人願意大麵積種植。
像薑、蔥這類調味蔬菜,人們一般隻能在宅基的空地上種上一點點,隻能在節日才用上。
“飽暖思淫欲”這句俗語,在這裡體現得淋漓儘致。在這個連溫飽都難以保障的年代,人們自然不會去考慮什麼是美味和淫欲。
因此,這個年代的人們的感情思想也沒有那麼複雜,夫妻倆平平穩穩度過一生,離婚率特低。
彭世凜解釋道:“世界這麼大,各種各樣的美味,總會有人喜愛。
雖說山坑螺這東西,咱們吃了不太能填飽肚子,但有些人就對它念念不忘。
就如我,我特彆饞這山坑螺。所以我來這山坑螺,你得替我保密。”
韋家興又問:“放心,大哥哥,我的嘴很密的。不過,你一家人吃,摸三四斤就可以了,其實也不需要我幫你。”
少年的心很善良。
“哈哈,我還要分些給我的一些老朋友。他們上班來不了摸螺,我就摸回去分給他們唄。”
韋家興:“大哥哥,你真是大好人。那你需要我幫你摸多少斤呀?可這兒又沒有秤,怎麼稱重呢?”
彭世凜:韋家興說得沒錯,沒有稱來稱重,他總不能靠估計重量吧。
若自己估計出來的重量得不到少年的認可,這會讓少年以為自己占了他便宜,在他心就會留下黑影。畢竟這是少年第一份“工作”。
於是,彭世凜從口袋裡掏出一遝一元、兩元、五毛的零錢,數出總共十塊錢遞給韋家興,說道:
“家興,這裡有十塊錢,你幫我摸三個小時的山坑螺就行。”
韋家興接過彭世凜手中的十塊錢,那一刻,他突然覺得自己仿佛長大了,竟然能自己掙錢了。
彭世凜催促道:“快把牛拴好,現在是中午十一點,咱們摸到下午兩點結束。”
韋家興開心地應道:“好!”
他趕忙把牛拴好,帶著彭世凜朝山溪走去。韋家興提前拿到了工錢,乾活格外勤快。這山坑螺平日裡鮮有人摸,一抓就是好幾個。
彭世凜也下到水裡,依照以往的習慣,他每次摸到山坑螺都會拍照留存,回頭好發給肖老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