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世凜沒有想到那小小一枚穿針線神器竟然會如此受到女同胞歡迎,看來科長會很快同意他第二次采購的。
騎著單車直往馬蹄鎮,周大哥的村叫坪文村。
以前的路並不複雜,且彭世凜對認路也非常強,所以他除了半路喝點水外,基本沒有休息直來到坪文村。
一切順利。這個時間段小孩子已放學,彭世凜來周文彬家,見到周大哥兩個侄女文芳,文芹兩姐妹在家。
兩姐妹都記得彭世凜。
“彭哥哥,你一個人來嗎?沒有與我小叔一起來?”
首先說話是文芳,她在剁著番薯葉。
看著她那剁番薯葉手法嫻熟利落,刀刃起落間毫無生澀,番薯葉被切得長短均勻,一看便知她常做這工。
彭世凜:她不就十歲左右,這手法應該練有三四年了。可以看出她六七歲就乾農活了。這個年代的孩子在龍國算是最苦的一代吧。
彭世凜目光掃過院角的豬食桶,話鋒一轉:“文芳,你家買了豬來養?”
文芳手上的動作沒停,語氣帶著幾分無奈:“是的。我爸說,整個村裡要是他不養豬、你也不養豬,到了過年,全村都沒肉吃。
所以端午節那天,我爸就去買回了兩頭個頭大些的豬來養。”
這時,一個十三歲左右、身高一米五上下的少年挑著滿滿一擔水走了過來。彭世凜趕緊讓開路,好讓少年把水挑到那隻大瓷缸前。
少年直接將一桶水倒進缸裡,接著換過另一桶,用手緊緊往下拉著勾著空桶那條鐵鏈,輕鬆地把另一桶水拉上到水缸邊,然後用手托著木桶底盤,水就輕鬆倒入水缸裡。
這一套倒水的動作,在前世,彭世凜曾在網上看過一些五六十年代長輩寫的回憶錄,裡麵就提到過這樣擔水的場景。
真的沒有想到,才十三歲的少年,竟然能把這一套倒水的動作一氣嗬成而成,根本不用喘氣。
這一代的人,把吃苦耐勞的精神發揮得淋漓儘致,讓人佩服。
少年把水倒入水缸後,直接把臉往衣袖上擦拭。
文芳馬上告訴少年:“三哥,這個就是上次與小叔來家裡的彭哥哥。”
文芳又轉身對彭世凜說:“彭哥哥,這是我三哥——周文誌。上次你們來的時候,他剛好去放村裡的三條牛去了,直到你們走才回來。”
怪不得彭世凜沒有見過少年,原來那天他去放牛了。
周文誌禮貌對彭世凜打招呼:“彭哥哥。你在這裡坐坐,我還要去挑多兩擔水。”
彭世凜:“我現在要去找大隊長談點事,這裡有包糖和餅就是大哥哥給你們一點東西。
今晚上我要在你們這裡過夜,麻煩你們告訴一下你們父母,做我的飯,謝謝。”
文芳聽到彭世凜要去找大隊長,眼睛發亮,高興問:“彭哥哥,你是不是來收購乾筍的?”
彭世凜點點頭。
文芳開心放下手中那把刀:“彭哥哥,我家剛好曬有5斤乾筍,多少錢一斤?”
彭世凜說:“收購是三塊五毛一斤。”
賣出了是五塊錢,供銷社肯定要賺一塊五毛錢來養員工的。
文芳脫口而出說:“三塊五毛一斤?價錢好高!我曾經聽我爸跟其他大伯談話商量,他們說這乾筍定價在9毛錢左右。”
彭世凜笑了笑說:“文芳,你們這些都是野生的筍,曬乾值得這個價錢。好啦,我要去找大隊商量收購乾筍的事。”
彭世凜一走出院子,就遇到周文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