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大哥,我也注意到乾旱問題。按我來看,未來的兩三年,這乾旱問題仍然會存在的。”
彭世凜也開門見山說出自己來找他的目的。
“周大哥,接下來我說的話,僅我個人的意思,但你可以作為參考。”
這時,張秘書端來一杯茶給彭世凜。
“謝謝張大哥。”
張秘書笑了笑離開了。而彭世凜繼續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。
“乳南縣是山區縣,也是產竹縣。全縣的稻田多在山坳裡,平時靠就是山泉水引水灌溉,可這旱了快一個月,山泉也細得跟線似的。
現在離春稻收割就剩半個月,這節骨眼上田裡離不得水——稻穗正灌漿呢,一缺水,顆粒就會癟,今年的收成得折損一大半。所以我們眼下先救春稻為主。
可現在旱得太狠,山澗泉水肯定不夠用。我有個提議,”
彭世凜抬眼看向周文強,語氣帶著點試探,沒把話說完,待周文強回應。
“說吧,小彭。”
“我聽說城南那邊有個老水庫,開始想在那裡建水電站,後來沒建在那裡。
去年汛期應該存了不少水,所以能不能組織村民修條簡易水渠,把水庫的水引到山坳裡的稻田?
雖然工程量不小,但隻要能保住稻穀,我想很多村裡青壯人員都願意出力氣。”
周文強很認真聽彭世凜說的方法。
他又補充道:“另外,我看有些地勢高的稻田,若離山泉水近點的,可以用竹子,打通了竹節,接泊成水管,把山泉水引到稻田。
若真的水渠引不到水,就隻能農戶用木桶、陶罐從附近的水井挑水澆田,先保住那些長勢好的稻子。
我還有一個提議,春稻收割完,我們儘量建多點蓄水池,小型水塘,最好一個村建一個,把水井挖深加寬。
秋季的水稻,若有些水稻田真的無法灌溉到的,就改種耐旱的食物。在無糧食的情況之下,也能有食物填飽肚子。”
彭世凜這番話也正是周文強一直在想的。
“小彭,周大哥也是有這種想法。那麼明天就安排去把城南的老水庫的水放下來。
但小彭說未來的兩三年也會有乾旱問題,你是怎判斷出來?”周文強笑著問。
彭世凜笑著說:“這個是我下鄉與一些上了年紀老農民談話時,他們告訴我的。
雖然不一定很準,但他們一輩子都在田間勞作,幾十年看天吃飯的摸爬滾打的經驗積累得出來的實踐結論。
對未來天氣這些老農民自己的一套判斷法子、比旁人準幾分的直覺。”
周文強聽後哈哈大笑:“小彭,我也是農民出身,你說這些這老農民有自己一套對未來天氣的判斷訣竅。
雲走得快不快、蟬叫得響不響,老農民瞅一眼、聽一耳朵就心裡有數。
好,我會聽從你的建議。等把春稻收割後,我就要大家多建蓄水池,打多幾口井。
雖然不希望未來真的有乾旱現象出現,但未雨綢繆,總比到時候手忙腳亂、看著莊稼乾死強。”
喜歡墜落60年代,一部手機換溫飽請大家收藏:()墜落60年代,一部手機換溫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