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屏幕幽幽的光,映照著林墨略顯蒼白的臉。瀏覽器窗口裡充斥著各種彩票的信息:雙色球、大樂透、刮刮樂、以及本省特有的高頻彩“幸運時時彩”。一串串數字,一組組概率,像是一張張誘惑凡人墜入虛幻希望的網。
若是從前,林墨的目光絕不會在這些頁麵上停留超過三秒。概率論的知識早已刻入他的骨髓,讓他清楚這些所謂的“希望”背後,是何等冰冷的數學現實。但此刻,這些數字在他眼中,卻變成了測試“世界編輯器”邊界、並試圖撬動自身命運的第一塊試金石。
他沒有被貪婪衝昏頭腦。直接選擇獎金最高的雙色球或大樂透?那無疑是自殺。編輯器冰冷的警告言猶在耳——“因果反噬”。直接篡改這種影響範圍極廣、涉及巨額資金流動、牽動無數人神經的大概率事件,引發的反噬恐怕會像海嘯般瞬間將他這艘小舟吞沒。超市門口那輛失控的自行車,僅僅是一次輕微乾預的代價,記憶猶新。
他將目標鎖定在了“幸運時時彩”。這種彩票每十分鐘開獎一次,頭獎金額不過萬元,但中獎概率相對“友好”。更重要的是,開獎頻繁,便於他進行多次、小額的“測試”,像科學家一樣,一點點摸索編輯器運作的規律和“因果反噬”的觸發閾值。
他首先進行了一次純觀察性的推演:不進行任何乾預,僅僅預測下一期“時時彩”的開獎號碼。
【推演啟動…目標:未來5分鐘‘幸運時時彩’開獎結果…警告:目標事件與宿主無直接強因果聯係,且涉及隨機數生成及大量平行世界信息糾纏,推演精度將大幅下降,能量消耗急劇增加。預計消耗0.5單位能量,推演精度約30。】
果然沒那麼簡單。林墨皺起了眉頭。0.5單位能量,對於總儲備隻有3.8單位的他來說,不是小數目,卻隻能換來區區30的準確率。這比純粹的賭博好不了多少,性價比極低,完全不符合他謹慎的行事風格。
他換了一種思路。既然直接推演外部隨機事件代價高昂,那麼推演自身行為呢?他重新設定指令:【推演:如果我現在去樓下的彩票站,隨機購買一注‘時時彩’,中獎的可能性及結果。】
【推演啟動…目標:宿主特定行為及直接關聯結果…消耗能量0.1單位。】
短暫的意識抽離後,畫麵呈現:他下樓,在彩票站的投注機上隨機選了一組號碼,開獎後,屏幕上的數字與他手中的彩票毫無關聯。未中獎。
他不甘心,又嘗試推演自己根據生日、電話號碼等有特殊意義的數字編成一注號碼…結果依舊是無情的“未中獎”。
兩條路似乎都走不通。直接乾預彩票結果,代價高昂且不確定;推演自身購買行為,則顯示純粹的運氣並不站在他這邊。一股淡淡的煩躁感湧上心頭。難道這編輯器在金錢方麵如此束手束腳?
他靠在椅背上,閉上雙眼,強迫自己冷靜下來。回想編輯器激活時的提示:“源於‘抉擇的漣漪’”,以及幫助外賣員後獲得的“感激”能量。編輯器運作的核心,似乎緊密圍繞著“信息”、“因果”和“情緒”這幾個要素。它更像是一個精密的現實調節器,而非簡單粗暴的許願機。
那麼,能不能換一個角度?不直接改變彩票號碼這個“果”,而是創造一個“巧合”,一個合理的契機,讓自己“恰好”參與到一件能帶來合法收益的事件中,從而間接達成目的?這樣乾預的不是彩票係統本身這個龐大的隨機數生成器,而是他自身的行為軌跡,以及與之產生微小交集的人和物。這或許能繞開直接篡改概率的高額“手續費”和隨之而來的猛烈反噬。
一個全新的思路逐漸清晰。他重新坐直,精神高度集中,再次向編輯器發出指令,這一次的指令更為複雜和抽象:
【推演:在接下來一小時內,是否存在一種合理的、低乾預度的行為路徑,能讓我以最小的因果擾動,獲得一筆金額在五千元左右的合法非工資性收益?】
指令發出,他感到精神力量被迅速抽取,比之前任何一次推演都要明顯。能量儲備減少了1單位!
【推演啟動…目標複雜度高,正在掃描局部現實可能性脈絡…】
意識再次升騰,但這一次,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清晰的畫麵,而是無數條纖細、模糊、閃爍著不同亮度光芒的絲線,它們代表著未來一小時內,以他為中心蔓延開的無數種可能性。大部分絲線黯淡無光,指向的結果微不足道例如撿到幾元錢)或徒勞無功。然而,在這片混沌的概率雲中,有幾條絲線閃爍著較為明亮和穩定的光芒。
他集中意念,牽引著自己的意識,朝向其中最亮的一條“觸碰”過去。
推演的景象變得清晰起來:
他現在立刻出門,步行前往三個街區外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。在超市入口處,正在舉辦一個促銷活動——“購物滿188元,即可參與幸運大轉盤抽獎!”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推演畫麵顯示,他會在這個活動中,“恰好”抽中二等獎——一台價值標注為4999元的最新款平板電腦。
而整個鏈條中最關鍵、最微妙的一個節點在於:他需要在大約十五分鐘後,到達超市門口時,在旁邊的報刊亭,“順手”買一份當天的《江城晚報》。那份晚報裡,會夾著一張這家超市本次活動的彩色宣傳單。而重點在於,這份宣傳單的特定印刷批次或許是油墨濃度、或許是某個不易察覺的編號),與抽獎箱中某個特定區域的獎球分布,存在著某種極其微妙的、不為人知的關聯可能是獎球投放時的一個極小偏差,或轉盤機械的微小瑕疵)。這個關聯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,但在編輯器精確到毫秒的推演下,成為了一個可以利用的“漏洞”。
整個路徑看起來合情合理:他去超市購買日常所需這本身是正常行為),參與超市公開的、麵向所有顧客的促銷活動機會均等),最終憑借“運氣”中獎。編輯器需要進行的乾預被降到了最低——僅僅是在無數可能性中,引導他“選擇”在特定時間買一份特定的報紙,從而觸發後續一連串的“巧合”。這種乾預,更像是在概率的河流中,輕輕推了他一把,讓他流向那條早已存在、隻是不易被發現的支流。
推演結束。林墨深吸了一口氣,感覺大腦有些微微的疲憊。1單位能量的消耗讓他有些肉疼,這已經是他目前能量的四分之一多了。但相比直接博取彩票那虛無縹緲的概率,這個方案看起來可行得多,路徑也更“自然”,理論上引發的因果擾動會更小。
【推演路徑確定。預計因果擾動等級:輕微。行為邏輯自洽度:高。執行成功率:89。】
乾了!
林墨不再猶豫。機會稍縱即逝。他立刻關掉電腦,穿上外套,拿起那把舊傘,走出了房門。夜雨已停,空氣清新冷冽,帶著深秋的寒意。他按照推演的指示,步伐穩定地走向超市。
十五分鐘後,他準時到達超市門口。旁邊的報刊亭亮著燈,當天的《江城晚報》還剩下厚厚一疊。他走過去,付錢,買了一份。翻開報紙,果然,裡麵整齊地夾著那張彩色的超市促銷傳單。他仔細看了看傳單上的活動規則、獎品設置二等獎確實是那款平板電腦),以及截止日期,一切與推演無異。
他平靜地走進超市,推了一輛購物車。他並沒有急切地直奔抽獎處,而是真的開始選購一些生活必需品:紙巾、洗衣液、一些耐儲存的食品。他需要讓這次購物行為看起來真實自然。很快,購物車裡的商品總額超過了188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