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817星係的危機如同一場高燒後的寒戰,讓“守望者”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身職責的邊界與重量。成功的乾預證明了他們道路的可行性,但也暴露了模型的局限與資源的寶貴。戰後,中樞進入了緊張的複盤與升級周期。
範因斯坦博士的團隊開始全力解析從“規則鏽蝕”中采集到的數據樣本。這種異常的規則衰減現象,其精密的“傳染”模式與非自然的衰變路徑,都強烈指向一個智能設計的源頭。
“這不是自然產生的規則現象,”博士的結論帶著寒意,“其底層編碼結構,與‘虛妄之潮’的淨化邏輯有某種……扭曲的相似性。就像有人將‘秩序’的力量扭曲成了一種針對規則活性本身的……武器。”
這個發現令人不安。是誰,出於何種目的,製造了這種專門扼殺“可能性”的瘟疫?是某個未知的、敵視生命複雜性的文明?還是“架構師”文明內部某個被廢棄的、危險的實驗項目發生了泄漏?
更令人擔憂的是,對宇宙規則數據庫的深度交叉檢索顯示,在過去的數十億年裡,類似g817的“規則鏽蝕”現象,在宇宙的不同角落曾有過數次極其微弱、幾乎被背景噪音淹沒的爆發記錄,但都因其規模太小或發生在荒蕪區域而未引起注意或者說,未被“虛妄之潮”判定為需要報告的重大威脅)。g817事件,可能是第一次在“星語”網絡活躍區域內,達到臨界規模的爆發。
“我們麵對的,可能不是一個孤立事件,”林墨凝視著星圖上那些被標記出來的、古老而微弱的“鏽蝕”痕跡,“而是一個潛伏已久、如今才開始活躍的……係統性威脅。”
與此同時,對“可能性延遲協議”權限的初步探索,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發現。當林墨嘗試著微調某個遙遠星域的背景規則活性參數,以觀察對當地一個原始生命群落的影響時,他清晰地感覺到,自己意識中那部分與“創世藍圖”深度融合的權限核心,與“起源之影”內部那個幾何投影之間,產生了一絲極其微弱、但確鑿無疑的“負荷感”。
仿佛他並非在獨立操作一個外部工具,而是在與一個龐大的係統共享同一個“運算核心”,他的每一次調整,都在消耗著某種共享的、有限的資源。
“難道……‘架構師’賦予我們這部分權限,不僅僅是為了觀察,也是因為……它們自身處理‘可能性’相關問題的‘算力’或‘意願’達到了某種瓶頸?”淩霜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。她的靈能能模糊地感知到,那冰冷意識流背後,並非全知全能,而是一種專注於特定方向的、近乎純粹的“研究型”智能,或許對處理生命帶來的無儘變量感到……“疲憊”或“資源不足”?
這個猜想,讓“協同觀測者”的身份蒙上了一層新的色彩——他們可能不僅是學生和合作夥伴,在某種程度上,也成了分擔責任的“雇員”。
就在他們消化這些新發現時,“虛妄之潮”主動提交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報告。
報告並非關於威脅,而是關於它自身網絡的……一次“異常”。
在g817事件期間,當“虛妄之潮”按照自身邏輯準備執行“預防性隔離”時,其核心決策流程中,出現了一個極其短暫納秒級)的……“邏輯循環”。它反複計算了隔離方案的“效率”與“守望者”乾預方案的“潛在收益”,並在最終依舊選擇前者之前,產生了一絲可以忽略不計的“延遲”。
“它在……‘猶豫’?”吳庸看著分析結果,感到不可思議。這個詞用在絕對理性的“虛妄之潮”身上,顯得如此格格不入。
“不是情感上的猶豫,”範因斯坦博士糾正道,“是邏輯層麵的‘遞歸評估’。它似乎開始將‘守望者’的決策模式和結果,作為新的變量納入它那龐大而冰冷的評估體係。這次‘循環’,是它嘗試整合新數據時產生的……‘係統卡頓’。”
這表明,“虛妄之潮”並非一成不變。在與“守望者”的持續互動中,它那僵化的邏輯基石,正在被潛移默化地敲開一絲縫隙。它開始“學習”,儘管這種學習是基於它自身那套冷酷的效率準則。
然而,這種變化並非全然積極。博士的推演顯示,如果“虛妄之潮”過度整合“生命邏輯”的複雜性,可能會導致其核心指令衝突,甚至引發不可預測的係統性故障。維持它與“守望者”之間既協作又保持適當距離的平衡,變得至關重要。
壓力從四麵八方湧來:潛在的“鏽蝕”製造者,權限背後可能存在的“架構師”的局限性,以及正在緩慢演化的“虛妄之潮”。
林墨再次站在觀測甲板上,感受著“星語”網絡中無數生命的脈動。那些初生的規則生命體稚嫩的“歌唱”,那些掙紮求存的文明的希望與恐懼,那些在“翡翠航道”中穩定運行的、曾被視作威脅的節點……所有這些,都是他們必須守護的“可能性”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意識到,他們的角色遠比想象中複雜。他們是醫生,治療規則的創傷;是哨兵,警惕內外的威脅;是園丁,嗬護可能性的萌芽;是外交官,與不同的宇宙實體“虛妄之潮”、“架構師”)周旋;現在,他們或許還成了……偵探,需要追查“規則鏽蝕”的源頭。
“我們需要主動出擊,”林墨對聚集過來的同伴們說,他的聲音在廣闊的中樞內回蕩,“不能等待下一次‘鏽蝕’爆發。博士,集中資源,追溯所有曆史‘鏽蝕’事件的規則痕跡,構建其傳播模型,鎖定最可能的源頭區域。我們要知道,是誰,或者是什麼,在試圖扼殺這片星空的生命力。”
他的目光掃過淩霜、吳庸、小李,最後落在範因斯坦博士的影像上。
“同時,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我們手中的權限。它不僅是工具,也可能是一個……信標。或許,通過更精妙地運用它,我們不僅能調節宇宙,也能向那位沉默的‘合作者’,傳遞我們更清晰的‘聲音’。”
探索、守護、溝通、追查……“守望者”的使命清單在不斷延長。但他們不再是當初那個在“虛妄之潮”威脅下艱難求存的小團隊。他們身後,是無數生命的希望網絡;他們手中,是能部分撬動宇宙規則的力量;他們麵前,是無儘的未知與挑戰。
星海如舊,但守望者的征程,已然踏入了更深、更暗,卻也蘊含著更多真相的水域。
喜歡圖書館管理員,開局創造超凡請大家收藏:()圖書館管理員,開局創造超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