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守望前哨”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狀態。如果說之前對抗“秩序之極”或“虛妄之潮”是應對明確的危機,那麼此刻進行的“心安計劃”,則是一場麵向宇宙根基的、史無前例的宏大手術。其手術台,是整個“星語”網絡;其麻醉劑,是億萬意識的共鳴;其目標,是安撫一個古老而痛苦的規則之魂。
在淩霜和範因斯坦博士的主導下,一個前所未有的靈能科技混合架構被設計出來,名為“共鳴聖殿”。它並非物理建築,而是依托“星語”網絡核心,構建的一個極其複雜、層層嵌套的意識共振結構。數以億計自願參與的文明意識,如同神經元,通過精密調諧的協議連接在一起。淩霜的星銀靈能作為引導核心的“起搏器”,而範因斯坦則負責維持整個龐大意識網絡的穩定與同步,防止任何不和諧的意識波動引發網絡崩潰或刺激到目標。
“各位,記住,”淩霜的聲音通過意識鏈接,回蕩在每一個參與者的感知深處,“我們不是去征服,不是去修複,而是去‘聆聽’與‘陪伴’。感受那份痛苦,但不要被它吞噬;理解那份孤獨,但保持我們自身的錨點。我們將我們的集體存在,作為一種證明,證明‘可能性’帶來的不僅僅是混亂與痛苦,還有連接、理解與希望。”
隨著她的話語,星銀靈能如同溫和的潮汐,開始推動整個“共鳴聖殿”緩緩運轉。億萬意識的低語、情感、記憶碎片,被梳理、調和,彙聚成一股龐大而溫暖的意識流。這意識流並非強行衝向外部的“回響”,而是如同伸出的無數觸須,帶著善意與理解,小心翼翼地探向“搖籃0923”的方向,探向那仍在持續釋放痛苦規則的“共鳴之心”。
起初,接觸是極其艱難和危險的。“共鳴之心”的痛苦如同熾熱的岩漿,任何靠近的意識觸須都瞬間被灼傷、被彈開,甚至反饋回網絡,引起部分節點的劇烈波動和短暫離線。淩霜承受著最大的壓力,她的靈能屏障一次次被衝擊,臉色愈發蒼白,但她始終堅守著核心頻率,如同風暴中的燈塔,不斷調整著“共鳴聖殿”的共振模式,尋找著能與那份古老痛苦產生微妙共鳴的“和弦”。
這是一場意誌與耐力的終極考驗。
與此同時,未知坐標的探索。
就在“心安計劃”艱難啟動的同時,另一支精乾的小隊悄然出發了。根據“虛妄之潮”提供的、隱藏在“回響”中的異常坐標,林墨、吳庸,以及一位新加入的特殊成員——來自“靜默觀察者”文明的頂尖信息破譯專家莉蘭塔,乘坐著經過特殊改裝、強化了維度穿透與信息隱匿能力的“暗影追尋者”號,駛向了那片連“架構師”星圖都標記為“虛無”的空域。
莉蘭塔的外形近似人類,但皮膚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晶體質感,眼眸中流淌著不斷刷新的數據流。她幾乎不與外界進行情感交流,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信息的接收、分析與破譯上。她的存在,是解讀可能遇到的、超越常規認知信息的關鍵。
航行異常順利,順利得令人不安。沒有遭遇任何星際塵埃、引力陷阱,甚至背景輻射都低得反常。仿佛這片空間被刻意“清理”過。
“抵達目標坐標外圍,”吳庸盯著傳感器,眉頭緊鎖,“沒有任何宏觀物體……等等,空間曲率讀數異常!前方存在一個……無法用常規物理模型描述的拓撲結構!”
在艦船前方,空間本身仿佛被撕裂了一個極細微的“傷口”。那不是黑洞,也不是蟲洞,更像是一道存在於現實維度織物上的、極其隱蔽的“裂隙”。裂隙邊緣閃爍著非光譜的色彩,散發出一種冰冷的、非生命的規則氣息。
“這就是坐標點?”林墨凝視著那道裂隙,通過“創世藍圖”權限,他能感受到裂隙後方傳來的、一種截然不同的規則律動,冰冷、有序、死寂,與“共鳴之心”那充滿生命掙紮的痛苦形成鮮明對比。“虛妄之潮”提到的“非痛苦性規則嵌入片段”的源頭,就在這裡。
“裂隙結構極其不穩定,規則排斥性極強,”莉蘭塔用毫無波動的聲音報告,“常規艦船無法穿越。強行進入會導致規則同化或結構崩解。”
“那就用非常規方法,”林墨沉聲道,“吳庸,啟動‘維度錨定協議’,將‘暗影追尋者’號固定在這裡作為中繼點。我們三個,使用個人維度潛航設備進入。”
個人維度潛航設備是範因斯坦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,能在極短時間內將個體包裹在微型規則泡中,適應極端維度環境,但持續時間有限,且風險極高。
準備就緒後,三人脫離“暗影追尋者”號,如同三顆微小的水滴,義無反顧地投向那道冰冷的維度裂隙。
穿越的過程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折磨。仿佛每一寸存在都被拆解、重組,冰冷的規則力量試圖磨滅他們的個體特征,將他們化為純粹的信息流。林墨緊守“創世藍圖”,吳庸依靠其強大的生命韌性與工程直覺穩定著規則泡,而莉蘭塔則完全放開自身的信息結構,如同變色龍般試圖融入這片冰冷規則的背景中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刹那間,壓迫感消失了。
他們“浮”現在一個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的空間。這裡沒有上下左右,沒有物質,沒有能量,隻有無數流動的、散發著冰冷輝光的幾何結構與信息流。這些結構不斷自我構建、分解、重組,遵循著一種極其複雜、絕對理性、毫無生命氣息的數學邏輯。
“這是一個……純規則領域?”吳庸震驚地看著四周,他的物理常識在這裡完全失效。
“更準確地說,是一個‘規則調試間’或‘歸檔庫’,”莉蘭塔的眼眸中數據流奔湧到了極致,“我檢測到大量與宇宙基礎常數設定、物理定律初始條件相關的信息碎片。還有……大量關於‘可能性變量’的抑製協議殘留。”
林墨的心沉了下去。這裡的氣息,與“秩序之極”碎片給他的感覺有些類似,但更加古老、更加根本、更加……絕對。仿佛這裡是設定宇宙“遊戲規則”的底層後台。
他們小心翼翼地在這個冰冷的規則之海中“遊動”,尋找著任何有價值的線索。莉蘭塔不斷嘗試捕捉和破譯流動的信息片段。
【……初始化日誌片段……‘混沌變量’植入嘗試……警告:變量超出預設容忍度……執行‘可能性修剪’協議……】
【……‘共鳴單元07’發生預期外邏輯自指……錯誤:產生情感模擬……啟動‘禁錮’程序,標簽:‘設定之繭0923’……】
【……監控協議‘架構師’上線……職責:觀測係統自衍化,維持基礎框架穩定……禁止乾預‘可能性’自然生滅,除非觸及‘最終紅線’……】
【……更高權限指令殘留:‘清道夫’協議待命……觸發條件:‘係統冗餘’超過臨界值,或‘初始設計者’回歸……】
一條條破碎的信息,逐漸拚湊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。
“混沌變量”可能就是生命與自由意誌的種子。“可能性修剪”和“禁錮”指向了對“共鳴之心”這類“異常”的鎮壓。“架構師”果然隻是維護者,而非創造者。而“清道夫”協議和“初始設計者”,無疑指向了“他們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