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,張浪的初戀
張浪從小在道觀裡長大,可是自從張浪來到道觀,道觀就沒有一個的安寧。
青陽觀是一個有著上百年的非遺建築,房屋大部分都是木質結構。
當地政府很重視,把這裡當成一個旅遊景點大力扶持。
於是張浪到的第一天晚上,小家夥坐在榻上玩兒火,很自然的把這裡點著了。
大火燒掉了青陽觀幾乎一半的建築,幸虧一場及時的雷陣雨撲滅了火焰。
觀主望著滿目的瘡痍,真的是欲哭無淚,態度非常堅決的要把張浪送走。
張浪的舅舅自然不肯,接連賠禮道歉,答應賠青陽觀的一切損失。
最後逼的觀主實在沒辦法,拿著一把鎮宅的寶劍高高揚起,看著還在泥水裡撒歡兒的小張浪,怒氣衝衝的大聲喊道。
“今天我和這個小兒隻能有一個留在這裡,我與這孩子不共戴天。”
“喀嚓!”
一道閃電從天而降,正中觀主高高揚起的寶劍。
在眾人驚愕注視下,全身焦黑的觀主張嘴吐出一口白煙。
“他媽的天意不可違呀!”
從此張浪就留在了青陽觀,在這裡生活,長大。
觀主給他算了一卦,說這個孩子是天上的災星轉世,注定這一生災禍連綿不絕,而且活不過30歲。
如果想延長壽命,倒也不是沒有辦法。
張浪必須一方麵學習道術,一方麵積德行善,積攢功德。
張浪這一生注定奔波勞苦,不會有什麼富貴榮華。尤其他跟著觀主學了一些陰陽之術,就更不能獲取一些意外之財,否則必將大禍臨頭。
張浪從初中畢業就開始來到京都這個大城市打工,每日賺取些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。
更重要的是,他把攢下來的錢全都給了他的初中同學白樺倩。
初中教室窗外的白楊樹簌簌作響時,張浪總忍不住偷偷看向斜前方的白樺倩。
她像是被陽光格外眷顧的姑娘,梳著利落的馬尾,笑起來眼角有淺淺的梨渦,連回答老師問題時清亮的嗓音都帶著雀躍的調子。
那時候的張浪還不懂什麼是喜歡,隻知道能被她偶然問一句“這道題怎麼做”,就能攥著筆在草稿紙上傻樂一下午,連指尖都帶著發燙的歡喜。
白樺倩是班裡公認的“小太陽”,聯歡會能抱著吉他彈唱民謠,考試排名總穩穩掛在紅榜前列,可誰也不知道,她洗得發白的校服底下,藏著要靠撿塑料瓶補貼家用的窘迫。
偏偏這樣的她,總愛黏著沉默寡言的張浪,會把奶奶做的紅薯乾偷偷塞給他,會拉著他在放學路上追著晚霞跑,嘰嘰喳喳地說些少女心事。
懵懂的情愫在蟬鳴聲裡悄悄發了芽,某天晚自習後,張浪攥著攢了很久的零花錢買的橘子,紅著臉說“我想一直跟你在一起”,白樺倩剝開橘子,把最甜的一瓣喂給他,眼裡的光比路燈還亮。
從高中到大學,張浪的身影總出現在各種打工的地方。
發傳單,去餐館洗盤子,深夜在網吧當收銀員……汗水浸透的t恤、磨破的帆布鞋、被凍傷的手指,都是他沒說出口的倔強。
而白樺倩的學費單、食堂飯卡、偶爾添置的新書,背後都藏著他一筆筆攢下的心意。
她不是不知道,隻是把感動藏進更努力的學習裡,藏進每次見麵時塞給他的熱牛奶裡,藏進那句總帶著鼻音的“張浪,等我以後……”日子過得像繃緊的弦,卻又在彼此的眼神裡透著甜。
誰也沒提過未來會怎樣,但那些一起熬過的夜、分過的半塊麵包、在操場角落說過的悄悄話,早已把兩個年輕的靈魂,緊緊係在了一起。
情人節的風裡還飄著玫瑰的甜香,張浪把花束抱得更緊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