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之下,劉師師與糖嫣之間始終沒有建立起特彆親近的關係。
合作並不意味著必然成為好友。
蘇淩雖然心中略感驚訝,但並未過多在意。
她們之間的關係如何,與他何乾?
後宮嬪妃尚且明爭暗鬥,更何況是娛樂圈。
除非有一天能……
否則關係好壞又有什麼意義?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求訂閱!求月票!求鮮花!求評價票!!
第章、集齊大唐詩仙?
常沙。
西餐廳包廂內。
蘇淩盯著盤中的牛排,一臉不解:“常沙美食這麼多,你卻帶我來吃西餐?”
糖嫣低聲解釋:“我是魔都人,湘菜太辣了,我吃不慣。”
一旁的劉師師淡淡接話:“西餐也行,我不挑食,什麼都能接受。”
糖嫣眯起眼睛。
真是好茶藝!
這難道是在暗示我嬌氣?
她不禁後悔選了這家餐廳。
早知如此,應該讓蘇淩來決定。
吃飯本是次要,重要的是借此拉近關係。
若說高鐵上的初遇讓糖嫣對蘇淩僅有些許好感,更多是出於對成功者的欣賞,那麼在芒果台演播廳的經曆之後,她對他產生了更深的好奇。
那是一種探索的欲望,想更深入地了解他——為何如此年輕,卻才華橫溢?
而這種探究,往往正是女人陷入感情的開始。
探索得越深,越容易陷入其中。
劉師師的心態也類似。
尤其在察覺糖嫣對蘇淩有意之後,她的興趣也愈發濃厚。
就像孩子總覺得彆人手裡的糖果更甜,糖嫣的主動接近,無形中提升了蘇淩的魅力。
糖嫣心中暗罵劉師師矯揉造作,臉上卻仍掛著微笑:“是我太挑剔了……不像師師妹妹,什麼苦都能吃。”
不就是裝模作樣嗎?誰不會呢。
蘇淩饒有興致地聽著兩人話中有話的交談,心裡想的卻是:能吃苦算什麼本事?
這年頭,會“吃鹹”的女人才混得開。
不知仙劍三美中,誰最擅長這一套?
嗯……仙劍一美倒是挺有一套。
劉師師沒有繼續表演,她本就不擅長這種暗藏機鋒的對話。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,並無諷刺糖嫣之意。
她轉而切入正題:“蘇淩,你對藝人工作室有什麼看法?”
藝人工作室,或稱明星工作室,早在2009年左右便開始興起。
最早是那些在圈內人脈深厚、資曆豐富的資深藝人才敢嘗試。
例如周公子、黃小銘、雙兵等人,在年前後紛紛成立個人工作室。
不過那時都是掛靠在影視公司旗下。
近兩年隨著流量崛起,成立個人工作室的明星越來越多,
尤其是一些年輕且人氣高的明星。
他們成立工作室後發展得不錯,
引得不少藝人眼紅,開始爭相效仿。
甄嘉曾向蘇淩提過,劉師師與唐仁的合約大約還剩一年就要到期。
因此,
劉師師在蘇淩麵前提起個人工作室的事,
莫非是想掛靠嘉形?
蘇淩斟酌著回應:“沒有哪個藝人願意一直做棋子,稍微有野心的都想跳出來做棋手。
但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執棋的能力,因此掛靠一家成熟穩定的影視公司,才是明星工作室最容易生存的方式。
不過,掛靠也要選對目標。
那種隻經營經紀業務、沒有自製劇能力的公司,掛了也沒多大意義,還不如獨立發展。”
這番話的潛台詞十分明顯:
頻頻推出爆款的嘉形,正是理想的選擇。
劉師師若有所思,轉而問道:“業內都說你眼光獨到,能精準捕捉市場風向並加以利用。你覺得我適合走什麼路線?”
劉師師適合什麼路線?
首要排除性感風格。
其他方向,
基本都可以嘗試。
“你目前的路線就很好,出演溫柔、知書達理這類角色,是你的基本盤。”
蘇淩想起後來有位當紅小花趙璐思說過一句話:
“待在舒適區,其實是一種自信。”
所謂舒適區,
正是指自己擅長的戲路。
並非每位演員都有意願或實力突破原有戲路。
專注一種類型,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式,
甚至可能發展得更好。
比如軍藝校草楊烊,常演麵癱冷酷型帥哥,
照樣成為頂流。
如果劉師師無意爭奪影後,延續現有路線就很合適。
蘇淩也很希望她保持這個方向。
畢竟他是本家!
如果劉師師成立個人工作室並掛靠嘉形,隻要繼續發揮她擅長的戲路,就不愁沒有戲拍,嘉形也能從中輕鬆獲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