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
因此他巴不得蘇淩爆出些猛料。
最好能當場公布戀情之類的。
蘇淩無奈,攤手說道:“好吧,既然陳導都這麼說了,我就喧賓奪主一次。大家一個一個來,那位uc震驚部的記者,你先提問...”
uc的記者激動地遞上話筒,“蘇淩,你認為甄子單和趙紋卓誰更能打?”
這家夥是甄子單的黑粉吧?
蘇淩剛才就聽到他在給甄子單設套。
現在居然來問我了?
他們倆誰更能打,我也很想知道啊!!
當年因《特殊身份》引發的爭議,趙紋卓曾在網上喊話甄子單:大家都是動作明星,不如打一場,用拳腳決勝負。
結果呢……甄子單沒有回應。
這也很正常。
那時甄子單因《葉問》係列已成為國內最紅的功夫明星。
沒必要冒險與趙紋卓在擂台上對決。
幾年過去了。
輿論早已平息。
除了愛看熱鬨的記者和自媒體還會拿這事炒熱度。
兩位當事人巴不得這事被遺忘。
蘇淩雖然很想看他們打一場,但大家都在這個圈子裡,他不會傻到去揭人傷疤,於是笑著回答:“在《一個人的武林》裡,我和單哥有很多打戲,以後我也希望有機會和卓哥合作。”
“等我親身和兩人都交過手之後,你再來問我,我一定把我的真實感受告訴你!”
陳得森聽了暗暗讚許。
回答得真聰明。
這樣一說。
完美避開了uc記者的刁難。
蘇淩沒有繼續理會uc記者的追問,直接轉向下一位。話筒上的標識顯示是【企鵝娛樂】。這位記者似乎提前被劇組打過招呼,沒有提出尖銳的問題,而是詢問蘇淩對《戰狼》票房的看法。
影片上映一個月後,截至四月底,《戰狼》票房已達4億。隨著放映期限的延長,突破十億已無懸念,甚至有望衝擊更高數字!
電影圈內一片震動。曾經隻能算三線動作演員的吳經,一躍成為國內頂尖的動作明星。而作為發掘他的“伯樂”,蘇淩的關注度同樣高漲。在《戰狼》宣傳期間,吳經頻繁提及蘇淩,說他初次見麵僅一頓飯的功夫,蘇淩就決定投資一億;還稱私下常與蘇淩切磋,誇他是年輕一代中最能打的演員,未來華語動作電影的希望所在。
這些言論無形中也給蘇淩帶來不少爭議。吳經多次表示年輕演員應學習蘇淩,不隻是靠外表吃飯。儘管他本意是表達敬佩和感謝,卻仍觸怒了不少同行及其粉絲。電影上映期間,蘇淩微博下的負麵評論持續攀升。不過,蘇淩對此並不在意。
麵對企鵝娛樂記者的提問,蘇淩認真地表達了自己對《戰狼》票房的見解,言語間更帶出一番大膽預測:
“很多人把《戰狼》的票房看作偶然、奇跡,但我不這麼認為。軍事在國內是一塊尚未充分開發的類型領域,好萊塢早有成功先例,而我們的觀眾同樣期待本土拍攝的這類電影。《戰狼》的出現,正是時候。”
“隨著國家經濟崛起和國民自信增強,像《戰狼》這樣展現國家氣魄的影片,將越來越受歡迎。”
“有人嘲諷《戰狼》隻是靠愛國情緒博取票房,是運氣好……這種說法非常淺薄。在我看來,《戰狼》的票房至少還有三倍增長空間,如果形勢理想,甚至可能達到四五倍。”
此話一出,全場震驚。當時國內最高票房尚未突破十億,而蘇淩口中“翻三倍”意味著三十億以上,甚至衝擊四五十億。記者們先是覺得他瘋了,緊接著卻興奮不已——這正是他們想要的頭條新聞!
“蘇淩...你確定?”
“當然。”
“如果預測出錯呢?”
“涼拌唄...不過我覺得不太可能。當初我說《心花怒放》票房會超過《變形金剛4》,是不是實現了?”
“但《心花怒放》靠的是延長放映期...”
“你這話說得不對。在我們華夏,適當支持國產電影有什麼問題?很多國家都這樣做,我們光明正大。電影質量好,延長放映一兩個月,完全符合規定!國內獲得延期的電影不止這一部,為什麼其他電影沒能破紀錄?”
蘇淩擺擺手,“就像當初我看好《心花怒放》一樣,我現在非常看好《戰狼》的票房。不信就等著看吧。好了,下一個問題。”
記者們明白蘇淩不是小明星,他不想多說,誰也勉強不了,於是趕緊換問題:“嘉形未來的發展重點是不是電影?”
“不是。嘉形今年至少有一部電視劇要上,包括上星劇和網劇。剛才有人提到《無心法師》,順便打個廣告,這部劇本月下旬上線,請大家多關注。”
“嘉形是不是在打壓楊蜜?最近幾部作品都沒有她,反而和糖嫣、趙莉穎的工作室合作,她們可是同期花旦,存在競爭關係...”
“首先,把同年齡段演員定義為競爭對手並不準確。每個演員都是獨立的,各有各的戲路。她們願意和嘉形合作,自然是相信我們的能力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蘇淩繼續說道,“其次,說我們打壓蜜姐完全是胡扯。《繡春刀》裡就有她,她演的丁白纓廣受好評...另外,和王京導演合作的新電影《美人魚》她也會參與。”
“《美人魚》的女主角不是林玧兒嗎?以楊蜜的人氣,給林玧兒做配角,這還不算打壓?”
“我們嘉形選角看的是合適,不是番位。我自己能演配角,其他演員為什麼不行?說句不謙虛的話,以我現在的名氣,完全沒必要演封於修這樣的反派給單哥配戲,但我還是接了!為什麼?因為我喜歡這個角色,不在乎番位!所以,如果這叫打壓,那我是不是也在打壓自己?”
記者們無話可說。
這幾年,隨著流量明星興起,番位之爭越來越激烈。
嘉形作為國內發展最快的影視公司,一直備受關注。
但奇怪的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