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二題!】
【沈家兄弟倆,都愛玉。某日,見一美玉,兄差五十兩、弟僅差三錢,兩人合買,仍不夠!】
【問:玉值多少?兄帶多少?弟帶多少?】
解縉剛念完題。
黃子澄眼神一動。
這一回。
他反應奇快。
知道這題一定不走尋常路。
必須抓住題目本身的關鍵。
重點是最後三問。
玉多少錢?
哥哥有多少錢?
弟弟有多少錢?
黃子澄猛然睜眼。
發現其他人還在思索時。
他忍不住高聲開口。
“回皇上,這題不難!”
他語氣自信。
“這神醫出的題,確實古怪,但隻要細心觀察,答案自現。”
當著眾人的麵,他覺得自己光彩照人。
麵對朱允炆驚喜的眼神。
他嘴角微揚,點頭示意。
“和第一題一樣,答案藏在題目裡!”
“這塊玉,價值:五十兩三錢!”
“兄,帶了三錢。”
“弟,帶了五十兩。”
“兩人加起來,剛剛好是五十兩三錢!”
黃子澄臉上掛著笑意。
之前幾次,他都未能抓住機會展現自己。
但現在,他覺得自己給出的回答無懈可擊。
四周的大臣們低聲議論。
“糟糕,怎麼被他搶先了。”
“我也想到了。”
“題目說,兄少五十兩,弟少三錢。”
“黃翰林的答案是,兄帶了三錢,弟帶了五十兩,這塊玉價值五十兩三錢,正好吻合題目。”
“看來黃翰林要飛黃騰達了。”
“恭喜黃大人!”
眾人投來的目光滿是羨慕。
黃子澄笑得眼角都堆滿了皺紋。
朱允炆也滿是期待地看著老爺子。
“皇爺爺,第二題應該是黃先生答對了吧。”
可是。
“咕咕!”
就在這時。
老爺子肩膀上的信鴿,叫了兩聲。
經曆過第一題的人,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。
“錯了!”
“錯了?這怎麼可能錯?”
黃子澄睜大了眼睛,滿臉不信。
朱允炆的臉色也僵住了。
“不可能!”
“這答案怎麼會錯?”
他望向四周的大臣。
發現大家都是一臉茫然,你看我我看你。
“黃大人已經從第一題吸取了經驗,答案完全按照題目來的。”
“兄弟所帶的錢加起來,不是正好對得上嗎?”
議論聲此起彼伏。
連老爺子,也皺起了眉頭。
……
另一邊,桃園空間裡。
朱雄英身邊堆滿了瓜果零食,小鹿在一旁啃著果子。
他正一邊吃一邊看眼前畫麵中的“表演”。
這時,他一臉無語地拍了拍額頭。
“太笨了。”
“以為把數字加起來就能得出答案?”
“沒看到題目還說兄弟倆加起來也買不起這塊玉嗎?”
“真要隨便加……那答案多得去了!”
正說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