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此同時,石門已經開啟。
山洞之中,篝火熾烈,照得洞內亮如白晝。
眾人眼前,是一座高達數十米的寬敞空間,四壁幽深,不見儘頭。
“哈哈哈……”
“全是糧食!”
“快看,這裡是稻米,保存得極好!”
“比某些地方的老鼠糧還要乾淨!”
幾道身影在山洞中來回奔走。
他們身披大明二品官服。
若百姓在此,定會震驚不已——
堂堂六部尚書,竟如孩童般興奮,語無倫次,喜不自勝。
其中最激動的,莫過於楊憲。
他先是輕拍米袋,隨後又快步奔至另一處區域,張開雙臂,高聲呼喊:
“這裡……這裡全是小麥……一直延展上百米,估計全是!”
“太多了!”
“實在是太多!”
“簡直不敢相信,不敢想象……”
楊憲仰頭大笑,眼中卻泛著淚光。
“有這些糧食,彆說幾十萬災民,就算彆處有災情,京城也能迅速調糧!”
“甚至……”
“我大明的幾個糧倉,都能重新填滿。”
相比之下,楊憲身邊的人,卻沉穩許多。
吏部尚書詹徽,此時已走到倉庫的第三區。
“皇爺!”
“那張紙沒騙我們……”
“這裡全是新糧!”
“我剛剛粗略算了一下,要是動用整個大明的官吏係統來推動耕種——”
“現在就可以種!”
“而且那位神醫也說了,這種糧食,即便在貧瘠之地,也能生長!”
“換句話說……”
“隻要不出意外——”
“三個月後,這三十多萬石的糧食。”
“能翻到百萬石,甚至千萬石!”
“這是逆天之功!”
“萬世之功!”
“青史留名之功!”
“隻是不知道……那位神醫現在在哪?”
“我詹徽,替大明的百姓,向他致謝!”
幾位尚書,加起來有三四百歲了。
此刻,他們毫不掩飾內心的激動。
熱淚盈眶!
但相比之下。
老爺子的表情,要沉穩得多。
不過作為長子的朱標,能清楚感覺到,站在身旁的老爺子,內心有多振奮。
“標兒!”
“馬上讓外麵的藍玉,帶著五軍都督府的將士上來!”
“開始運糧!”
老爺子邊說邊笑,心情暢快。
“想來山下的百姓,已經等得太久了……”
最後。
老爺子的目光,落在了遠方的一處小院。
和眼前相比。
那裡,才是他最牽掛的地方。
隻是。
先國後家。
他得先安頓好,那幾十萬沒飯吃、沒地方住的百姓。
“先下山!”
“咱要親自告訴他們——”
“他們,有吃不完的糧!”
說著。
老爺子緩緩把手搭在朱允熥肩上。
用隻有兩人才能聽見的聲音,輕聲安慰。
“再等一會兒。”
“再等一會兒……”
鐘山腳下。
大軍已列陣。
四周已聚集了大批百姓。
其中多數是災民,不知從何處趕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