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、二、三,放!”
轟!
塵土飛揚,又一根巨大的滾木被卸下車來。
百姓雖勞作辛苦,卻滿麵笑容。
原因很簡單。
這些天,糧食管夠,還有許多他們從沒見過的新糧。
加上皇爺派人進山,打了些野味,補充了肉食。
原本骨瘦如柴的災民,幾天下來,已恢複了力氣。
全都加入了“懷城”的建設。
君無戲言。
這次老爺子出手極快。
凡是在懷城安家的,每戶可得三畝地,專門用來種新糧。
……
此時,望著遠方熱火朝天的景象。
老爺子、朱標、朱允炆、朱允熥等人,已穿戴整齊,準備啟程。
沒錯。
在這邊耽擱了這麼久,老爺子終於抽出時間,打算帶朱標等人,去那座小院看看。
朱標和朱允熥神情激動。
似乎已想到些什麼。
而朱允炆,卻顯得有些不安。
“皇上,懷城雖已起步,但目前能調運的木料也就這麼多。”
楊憲皺眉道,“要建一座城,還要容納幾十萬人,比建皇宮都難得多!”
“所需資金是一個龐大的數目,臣這幾日與其他各部溝通後估算,最多也隻能支撐五萬人的規模!”
“再擴大,實在無能為力。”
“兩個月後,必須停工。”
“否則財政將麵臨崩潰。”
老爺子聽了一陣,其實還是那些老話。
朝廷缺錢!
不止是建城花錢如流水。
其他開支也極為沉重——
王族宗親的年俸、兵部撥給各地的軍費、工部的武器裝備開銷……
加在一起,年年都是天文數字。
這些年,國庫早已入不敷出,幾乎年年赤字。
老爺子與滿朝官員自然也想過辦法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洪武初期曾發行“大明寶鈔”,試圖緩解壓力。
但最終因過度發行,導致通貨膨脹,貨幣信用暴跌,對國家金融體係造成重創。
再加上,如今大明的稅收仍以實物為主——
糧食運輸、人工、損耗等,也是一筆難以忽視的成本。
相比前朝宋代成熟的商業體係,大明經濟已經走上了一條失衡的道路。
這些天來,老爺子和朱標反複討論這些問題。
可每次的結果,都是無奈。
“先按這個規模建吧。”
“等稅收上來再說。”
“偌大的國家,難道會因為缺錢就停擺?”
老爺子說著,目光投向另一邊。
那邊堆著如小山般的糧食,士兵們正將其轉運到南直隸各地的糧倉。
“那個山洞裡的糧食,差不多運完了?”
楊憲回道:“還剩一點。”
稍頓,他似乎想起什麼,又補充一句。
“皇爺,我們搬完糧食後,在那山洞裡還發現了好幾道門。”
“門?”老爺子微微一怔。
“是的,和那日見到的那扇一樣的石門。”
“哦?”老爺子頓時來了興趣。
詹徽在一旁提醒道:“皇爺,之前我們在院子裡的廚房裡看到過蔬菜……”
“會不會和那什麼‘大棚’有關?”
傅友德也開口:“還有,太子服下的最後一顆丹藥。”
老爺子沉思片刻,緩緩點頭。
“看來這鐘山之下,隱藏的秘密遠比我們想象得多。”
“我們現在看到的,恐怕隻是表麵。”
“隻是那個神秘的神醫,這幾天卻始終未現身。”
眾人麵麵相覷,愈發覺得蹊蹺。
但山林深幽,地廣人稀,隱士本就蹤跡難尋。
“若劉伯溫還在,或許能參透一二。”
“可惜……人已不在。”
“夠了,再這樣感傷下去,就顯得太軟了。”
“現在就帶他們去看看。”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