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三點……”
朱允熥語氣急促。
他回想起大哥講過的例子。
猛然醒悟。
“皇爺爺!是商稅!”
“準確地說,是皇爺爺當初有意減輕商稅、優待商人,卻被一些人鑽了空子!”
轟!
如果說前麵兩點像刀子刺入骨髓。
那這一句,就像天邊炸響驚雷。
可朱允熥已顧不上看他們的反應。
他語速飛快——
“商稅!”
“洪武初年,皇爺爺雖立下四民之策。”
“士、農、工、商各有定位。”
“還規定商人隻能入賤籍。”
“但朝廷也並非輕視商業。”
“最初定下的是十稅一。”
這些內容,是皇子皇孫在學堂裡必須背熟的功課。
“可是,商業並未因此繁榮。”
“於是皇爺爺多次調整商稅。”
“從十稅一,到十五稅一,再到二十稅一、三十稅一……”
“可到了今天,商稅收入,還不到田糧稅收的萬分之一。”
話說到這兒。
朱允熥的聲音,突然被一道聲音打斷。
黃子澄跨前一步,語氣鋒利如刀!
“三皇孫!”
“你剛才說的前兩點,倒也還算站得住腳。”
“可這最後一點,實在站不住腳。”
“你可清楚,因著商人貪得無厭,朝廷才將其列為賤籍!”
“你可清楚,商人背信棄義、唯利是圖,甚至暗中勾結外敵,因此,大明限製商人,乃至抑製商業,全是為了江山社稷的長遠之計!”
“至於商稅,不妨說,是朝廷給予他們的恩惠。”
“不可逼他們走投無路。”
“而事實也表明,即使如此,商人的份量依然微不足道。”
“這兩個字,根本不該出現在這金鑾殿之上。”
黃子澄停頓了一下,語氣如刀刃刮骨。
“現在,照三皇孫的意思,你是要替商人說話?”
“你是要推翻,我大明沿襲至今的國策?”
此話一出。
百官頓時紛紛附和,齊聲斥責朱允熥。
“三皇孫,我們也曾是你的先生,你這些日子,功課全荒廢了!”
“成何體統!成何體統!”
“堂堂大明三皇孫,竟在朝堂之上為商人張目!”
“真是聞所未聞!”
眾人七嘴八舌地圍攻。
朱允熥本就緊張,如今被這一連串質問壓得喘不過氣。
臉色驟然漲紅,怒火中燒,卻似無從發泄。
終於。
一位官員忽然開口。
“陛下,臣有話說,三皇孫所提三點,純屬危言聳聽!”
“這種說法毫無依據,全是憑空捏造!”
“萬萬不可信!”
聽到這話。
朱允熥終於按捺不住,他猛然大吼。
“這不是捏造!”
“是大哥說的!”
“大明的商稅,有人鑽了空子!”
少年嘶聲怒吼,用儘全力,壓過了滿殿喧囂。
見狀。
朱允熥滿臉通紅,激動得雙手都在顫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