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三板斧,是商稅!”
此話一出,滿朝嘩然。眾臣麵麵相覷,眼神中儘是驚愕。
“陛下……難道是要再度削減商稅?”
一位官員終於忍不住,小心翼翼地站了出來。
他這話問得很有技巧,顯然是想從正麵角度引導話題。
“今日陛下所言,皆是利國利民之策。”
“想必這一項,也是為百姓著想。”
“今早臣赴朝,見市集上有六旬老者,天未亮便擺攤謀生。”
“心中不忍,感慨良多。”
“若陛下能減免這部分人的商稅。”
“那真是百姓之福,陛下仁德昭昭。”
老爺子一看,這不就是剛才提議“暫緩再議”的那位嗎?
他哈哈一笑,語氣裡帶著幾分意味深長。
“瞧瞧……”
“咱這些臣子,一個個真是心係黎民。”
“有些話,說開就好。”
老爺子身子微微前傾,語氣也緩和了下來,像是又要回歸那慈祥長者的模樣。
“這三招出手,每一下都直指那些貪官、無良士紳,還有那些牆頭草的士族。”
“第一招,設征糧司,改糧為銀,砍的是他們的手腳。”
“讓他們再也撈不到油水。”
老爺子手舞足蹈,說得眉飛色舞。
“第二招,斷的是他們的根基。”
“不讓他們再盯著老百姓那點地打主意。”
“咱就是要讓他們連看都不敢看,看一眼就得付出代價。”
老爺子語氣一沉,殺氣外露。
雖是笑意掛在臉上,卻讓不少官員背後發涼。
他頓了頓,又笑了。
“第三招嘛!”
他眯起眼,“就是要砍商飛,砍‘鹿’稅!”
“就像剛才謝大人說的,咱要讓街邊的小販,稅越來越少,雜費也得少!”
“等將來,咱大明要是真富起來了……”
“窮苦百姓,不但不用交稅,咱還得發錢給他們!”
這位大明開國皇帝,年過六旬,站在朝堂之上,暢談著對未來的期待。
百官之中,出現了微妙的氣氛。
前排的幾位重臣眉頭緊鎖,後排不少年輕人卻握拳振奮,眼中帶光。
“陛下,若真能施行此等善政,實乃百姓之幸!”
有人帶頭,眾人紛紛附和。
“看來陛下是鐵了心要減商稅了!”
“以前是三十取一,不如現在定成五十取一如何?”
大家笑著議論,不少人鬆了口氣。
看樣子,這場朝會不算白來,損失不大,還有所得。
畢竟,商稅一降,家族生意的重點就可以轉向貿易了。
這些年,誰心裡沒點數?
哪兒來錢快,大家都明白得很。
朝廷對商稅越來越鬆,早已養肥了一批人。
說實話,比起冒著殺頭風險貪百姓的地,做買賣才真正是“有眼光”的選擇。
如今那些大商人,哪個背後沒有士族或朝臣的影子?
眾人正沉浸在歡喜之中。
老爺子卻笑了,笑聲爽朗。
“太子啊。”
“咱剛才還在想,怕自己一提這第三招,會惹來一堆反對。”
“沒想到,大家這麼高興。”
“瞧瞧現在這些官員眉開眼笑的樣子。”
“這正說明,他們還是懂得分寸的。”
“妙!太妙!極其妙!”
老爺子一邊點頭,一邊笑出聲來。
眾臣也在此時,紛紛謙遜地表示,不敢輕易接受這份讚譽。
同時對老爺子的“三招”表達了由衷的敬佩。
但是……
轉眼之間,剛才還滿殿的笑聲,瞬間消失無蹤。
所有人臉色一僵,笑不出來。
原因無他,老爺子再次站起身來,雙手示意眾人安靜,語氣沉穩地開口說道:
“那就這麼定了。”
“從今日起,大明的商稅,改為分級收取。”
“生活清貧、靠商謀生者,稅負逐步減輕。”
“至於那些富戶豪強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