飯很快就準備好了。
趙茂等人吃完後,悄悄聚在一起。
趙茂眉頭緊鎖,滿心煩躁。
今天的事情,完全失控了!甚至還沒真正動手,就被老爺子輕輕鬆鬆化解了個乾淨。
他原以為能用錢堵住對方的路。
誰知……
等來的,卻是一隻白鶴?
那鶴到底從哪兒來的?
“趙大人,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?”
“要是再有一批黃金出現……”
“那按照皇爺的性子,這次的稅改,恐怕是勢在必行了。”
“到時候,征糧司一設立……”
“再加上戶部、吏部、監察司三塊整合,地方官的權力,恐怕都要被老爺子一手收歸!”
工部侍郎林誌恒,滿臉焦急地說道。
趙茂忽然輕輕一笑,“哪有那麼簡單?”
林誌恒一愣,“你說什麼?”
趙茂這才緩緩開口,“這君臣之間的較量,是你進一步,我進一步!”
“哼!”
“依我之見,可能性太多,說不定老爺子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!”
“這話什麼意思?”林誌恒越發疑惑。
趙茂慢慢說道:“以前送來的消息,都是靠信鴿傳遞?”
“這次,怎麼變成了一隻鶴?”
“而且,連一封信都沒有,關於那位神醫的下落。”
林鄭恒眉頭一皺,“您的意思是,皇爺在故意誤導我們?”
趙茂環顧四周,確認附近沒有侍衛靠近。
他低聲說道:“懷疑是必要的。也許皇爺隻是想穩住我們軍心。”
“再說了,朝廷和各地相隔千裡。”
“我們若真想找出對策——不聽號令、表麵答應、背後做自己的事。”
“這些手段,都不是新鮮事。”
話音落下,這位大明禮部尚書臉上浮現出一絲諷刺笑意。
他忽然望向皇城大門之外。
“恐怕,現在百姓都已經傳開了宮裡的風聲了吧……”
……
兩個時辰後……
老爺子等人正準備啟程。
京城,早已風聲四起,口口相傳。
此時,最熱鬨的酒樓裡。
“大新聞!聽說洪武老爺子,今天在朝堂上一口氣發布了三項新政!”
正是午時,飯點剛到。
人群紛紛停下筷子,紛紛打聽。
“新政?具體是哪方麵?”
“還能是哪方麵?當然是財政和稅收!”酒樓內人聲鼎沸。
大明朝廷的風吹草動,早已成了百姓的飯後話題。
“我聽說了……”
“這次新政,是因為那些災民雖然有飯吃,但後續安置成了難題!”
“要花錢啊!”
“老爺子昨晚連夜和百官商議,討論大明財政到底卡在哪!”
“嘿,你們可能不知道——以往這種消息,最少得等上幾個月,甚至半年都未必能傳出來。”
“可現在,睡一覺的功夫,洪武老爺子就一口氣拿出三種稅製改革!”
在場不知誰消息靈通,竟能這麼快掌握宮裡的動向。
“第一項新政,是將稅糧改為稅銀!百姓若交不出銀子,就用糧食抵!”
“難怪都說洪武老爺子手段高!”
“就這麼一手,你我普通人想破腦袋也想不到!”
有人還在疑惑,“這有什麼了不起的?”
那人立刻露出一副“你是真不懂”的神情。
“真夠蠢的,一旦稅銀和糧食掛鉤,那朝廷為了確保稅銀收得上來,肯定得把糧價穩住。換句話說,這一招直接讓那些動不動就想抬價的糧商站不穩腳跟!”
“你們等著看吧,快的話幾個月,慢點也就半年……”
“這應天府的護城河裡,得多出一堆嚷嚷著要跳河的糧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