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,畫麵裡,朱允炆正式邁出了他理想的一步!
身邊三位輔政重臣——
黃子澄、齊泰,還有掌管天下學校與士子的方孝孺……
君臣四人,開始密謀一件事——削藩!
“黃先生,現在天下剛剛安定,諸王手握重兵,若將來作亂,朕該如何應對?”
此刻的朱允炆,終於對鎮守各地的藩王,亮出了自己的鋒芒。
皇子皇孫之中,秦王、晉王、燕王等人,臉色早已難看至極。
隻見黃子澄從容答道:“藩王兵權隻限於自保,若有變故,朝廷大軍出征,誰能抵擋?”
“當年漢朝七國之亂,何等強盛,最後不也被漢帝鎮壓?”
“誰坐上皇位,誰就占據天命,立於……不敗之地!”
朱允炆聽後大喜,立刻與三位輔臣展開秘密商議。
然而,三位輔臣的意見卻並不一致。
齊泰主張:“削藩當先剪除最強者,先動手對付燕王朱棣,再依次解決其他藩王。”
“大明九位邊地藩王,個個實力不俗,其中最強的便是鎮守北疆、曾打得蒙元大汗也速迭兒節節敗退的燕王朱棣。”
黃子澄則提出:“削藩應由弱到強,先從容易下手的開始,比如燕王的親弟弟——周王。”
“周、齊、湘、代、岷五位藩王,皆有可抓之短,先動他們,勝算更大。”
方孝孺卻道:“天下剛穩,便貿然興兵,絕非良策!”
“應效仿漢武,以‘推恩令’之法漸削藩權,令其自弱。若不成,再圖他策。”
但建文帝此刻心意已決,心中早已立下“聖君”之誌。
“諸王擁兵在外,朕若不動手,等他們回過神來,群起反撲,後果不堪設想!”
“朕……夜不能寐!”
言罷,朱允炆心神一定,果斷采納了“黃子澄”的建議——
先拿弱者開刀,再震懾強敵,全力對付燕王!
……
應天府隨即下令,全麵徹查藩王。
燕王同母弟周王朱橚被指有罪,廢為庶人,發配雲南!
湘王朱柏走投無路,含冤自儘!
齊王朱榑、代王朱桂皆被削爵貶為庶人!
岷王朱楩亦被廢黜,流放漳州!
一場聲勢浩大的“削藩風暴”自此拉開。
每一次藩王被處置,朝中群臣皆彈冠相慶,稱頌朱允炆為“聖君再世”!
黃子澄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,漸漸坐上群臣之首的高位。
這一幕,朱允炆、黃子澄、齊泰三人看在眼裡,喜在心頭。
朱允炆甚至忍不住想向父親、祖父看去,讓他們看看!
這才是我朱允炆打下的大明江山!
他心中豪情萬丈,天下將一往無前,大明將成為萬國仰望的盛世王朝!
他意氣風發,胸懷壯誌,恨不得揮斥方遒,席卷四海!
然而,另一頭。
諸王的臉色,已是一片陰沉。
“這小子……真夠狠的!”
朱標見狀,眉頭緊鎖,憂色更深。
“黃子澄此人,貽害無窮!”
“允炆啊,你還是太年輕!”
“太糊塗了!”
老爺子神色冷峻……
他已經預感到了,一場骨肉相殘的血雨腥風,即將席卷而來。
敲山震虎?
你當你是獵人?
還是那頭被驚動的老虎,才是真正的獵手?
燕王朱棣——
那可是能讓“黃金家族”的蒙元大汗望風而逃的猛虎!
此舉,是在逼虎下山!
果不其然……
這日,黃子澄正稟報朝事:“陛下,吳王朱允熥已到就藩年紀……”
“是否準其前往?”
建文帝淡淡揮手,“如今天下已無藩王之實,隻剩虛名,他去何用?”
“留下吧。”
這番話一出,
“孽障!”
朱標再次怒斥出口!
他仰天長歎,這小子,連親兄弟都如此對待……
不止是叔叔的問題吧?
就在這個時候——
畫麵裡,齊泰急匆匆奔了過來。
高聲喊道:“陛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