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他們看來,這便是天道的反噬。
果然!
漢王朱高煦舉兵反叛!
可就在這時……
朱高熾的長子,朱瞻基,卻迅速登基!
改元:宣德!
他雖鎮壓了朱高煦的叛亂,並正式坐穩皇位,但整個朱家,仿佛陷入了一個無法打破的詛咒。
一連串的短命皇帝輪番登場。
朱瞻基,宣德皇帝,在位十年,三十八歲便猝然去世!
就在朱棣震驚、憤怒、不解到幾近失控之際,更大的災難接踵而至。
那場震動大明根基的“土木堡之變”來了。
那位被後人戲稱為“大明戰神”的人物,帶著五十萬大軍出征,結果全軍覆沒。
從此,大明由盛轉衰。
草原上的敵人,始終是北方的心腹大患。
隨著北元最後一位正統君主脫古思帖木兒及其太子天保奴被殺,蒙元黃金家族的統治徹底瓦解,草原諸部各自為政,紛爭不斷。
此時,草原上兩大部族逐漸崛起。
東部的,後來被稱為“韃靼”;
西部的,則是“瓦剌”。
這兩個部族,幾乎貫穿整個大明曆史,一直是帝國北方的不安定因素。
為抵禦他們南侵,永樂皇帝朱棣五次親征漠北。
然而,草原部族如風般難尋蹤跡。
你來了,他們就散;
你走了,他們又聚。
很少有固定的城池可供圍攻。
所以,哪怕被打得潰不成軍,這些遊牧騎兵依舊像幽靈一樣糾纏不休。
而此刻,眾人望著畫麵。
隻見宣德帝朱瞻基剛剛駕崩,整個帝國,仿佛再次陷入風暴前的沉寂。
九歲的太子朱祁鎮,成了大明的新君。
頭十幾年。
老爺子看在眼裡。
有太皇太後坐鎮,加上“三楊”幾位重臣輔政,朝局還算平穩。
內閣製度的確立,雖削弱了皇權的部分力量,但不能否認,它的確幫助國家維持了正常運轉。
但……
太皇太後終究是太皇太後,“三楊”也是宣德時期的老人。
十幾年過去,隨著他們的離世,年輕的皇帝朱祁鎮,開始真正掌握權力。
而他身邊,還有一個深得寵信的宦官——王振。
當王振出現的那一瞬間,老爺子眉頭立刻緊鎖。
原因很簡單。
老爺子在位時,宮中太監隻是服侍左右,從不允許他們染指權力,甚至經常更換身邊的太監,動輒施以重罰!
在他看來,太監本就無才無德,又貼近天子,一旦得勢,極易蠱惑聖聽,使君王昏聵、朝綱敗壞!
因此,老爺子始終嚴防死守。
但眼前的這位皇帝,卻不同。
朱祁鎮!
他親近王振,視其為心腹。
隨著長輩們一一離世,這位逐漸掌權的少年皇帝,一度想乾出一番事業。
於是,當瓦剌南下侵擾邊境時,他便想效仿父親朱瞻基、祖父朱棣,親征北伐!
重樹大明威信!
也向滿朝文武宣告,他朱祁鎮,不是庸主!
緊接著,在王振的“鼓動”下,這位年號“正統”的皇帝,多次出兵北伐。
其中,最浩大一次——
出動二十萬精銳!
朝中六部尚書、各大臣、將領隨行,
加上後勤、輜重等人員,
號稱五十萬大軍,浩浩蕩蕩,北上征討!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