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說……
這場保衛戰勝利後,大明並未真正重拾國力。
“還是那個廢帝……”
“誤我大明!”
老皇帝怒吼,語氣淩厲,毫不掩飾。
接下來一幕。
當他繼續看到剩下的內容,情緒再也繃不住了。
眼眶瞬間泛紅!
朝中眾臣和諸位藩王,同樣驚愕無比。
有人幾乎忍不住要破口大罵。
畫麵中呈現的是——
瓦剌首領也先兵敗退去。
大明開始全麵應對瓦剌,徹底關閉邊境貿易!
重兵封鎖邊關!
瓦剌本是遊牧民族,失去貿易渠道,損失慘重。
戰又戰不過,隻能低頭。
也先無奈之下,竟把俘虜的大明皇帝——朱祁鎮送回!
以此為條件,請求大明重新通商。
同時,希望瓦剌仍能保留名義上的附屬地位。
大明高層權衡之下,被迫答應。
未曾想到,這一決定,竟埋下禍根。
朱祁鎮歸來,發現皇位已被弟弟——朱祁鈺占據。
在位期間,朱祁鈺讓大明逐漸恢複元氣。
但他的身體狀況不佳,且沒有子嗣。
給了某些朝臣可乘之機。
以曾經提議南遷的徐有貞為首,迎接朱祁鎮重返京城。
“奪門之變”爆發!
六年之後,朱祁鎮再登皇位。
改元“天順”,廢“景泰”。
這一次,他雖未再葬送數十萬大軍。
卻親手毀掉了大明臣民對皇室的信任。
力挽狂瀾、力保京城的兵部尚書——於謙。
被他視為景泰舊臣,處死!
“要重登皇位,必殺於謙!”
於謙臨刑之時,想起自己早年所寫《石灰吟》。
低聲喃喃:
“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”
他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,拯救大明於風雨飄搖之中。
卻未料,所侍非人。
臨死前,他大笑高呼:
“粉骨碎身全不怕!”
“要留清白在人間!”
……
於謙去世之日,百姓跪地痛哭,萬人哀悼。
高呼:天下冤之!
“接下來!”
“節奏加快點!”
與此同時,朱雄英感知到老爺子和眾人的憤怒,正不斷在心底翻湧。
他隻能搖頭苦笑。
曆史就是這樣。
接下來的兩百年,他們隻會越看越氣,越看越怒。
土木堡之變的深遠影響,在於:此前五代君主的所有努力,皆化為烏有!
開國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。
隻顧削藩、在位短暫的建文帝朱允炆。
締造永樂盛世的成祖朱棣。
開創“仁宣之治”的洪熙皇帝、和他的長子,宣德皇帝朱瞻基!
這五位皇帝在位期間,大明的國力一朝勝過一朝。就算期間偶有起伏,也總能迅速重回巔峰。
但“土木堡之變”發生後,一切都變了。
自洪武帝起,大明始終對外主動出擊,戰略上保持強勢姿態。可這場巨變之後,大明開始滑向不可逆轉的衰落。
從此,麵對草原勢力,從進攻變為防守,成了曆史轉折點。
一個帝國一旦失去進取精神,就注定陷入無休止的內部消耗。
宦官掌權、黨爭不斷、彼此傾軋……這些逐漸壓垮了曾經強大的王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