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若被奸佞之徒占據,就像蔡京、秦檜這般人物,混淆視聽、排擠忠良,後果不堪設想!”
老皇帝一口氣說了很多。
中間還不忘責罵幾句朱棣,還有那位“戰神”朱祁鎮。
朱雄英卻始終不認同。
他接著說道:“還有一點極為關鍵。”
“還有?”老爺子滿臉不解。
他自認已經講得十分全麵。
從帝王到官員再到百姓。
從朝政製度、財政開銷、土地兼並,到軍隊控製、對外關係、奸臣為禍。
幾乎麵麵俱到。
怎料還有。
此時,朱雄英已站起身來。
神情凝重地看向老爺子。
“皇爺爺,您有沒有想過,幾百年後,朱家子孫的數量會膨脹到何種地步?”
“再者,您寫在《皇明祖訓》裡的宗室俸祿,又是怎麼規定的?”
這番話一出,老爺子陷入沉思。
他瞬間明白了朱雄英的意思。
他這一生吃儘苦頭。
登基之後,便想讓後世子孫享受榮華富貴。
所以,他對宗室極其優待。
親王,也就是他的兒子,每年俸祿超過兩萬石糧。
到了第三代,稍有減少。
第四代、第五代……繼續遞減。
可關鍵就在這裡。
按理說,出了五服,就不應再享有朝廷俸祿。
但他不這麼想。
他重情重義,早早就立下規矩:凡是朱家血脈,隻要登記在冊,大明就必須供養!
朱雄英接著說道:“皇爺爺,您有沒有想過?”
“當人數呈倍數增長,十幾代之後,宗室人數可能已達數十萬。”
“而這些人,還能隨意上報人口。”
“對大明財政來說,這是怎樣的重負?”
他緩緩吐出四個字:“無窮無儘。”
老爺子身子一震,頓覺不妙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想辯駁,卻一時語塞。
朱雄英卻不給他喘息的機會。
“甚至,皇爺爺您一直強調的《皇明祖訓》裡,‘祖宗之法不可改’這條。”
“可世上哪有永遠不變的法度?”
“後代君主若想應對變局,卻總被臣子用‘違背祖製’的理由阻攔。”
“這才是真正的掣肘。”
一番話,讓老爺子陷入深思。
朱雄英忽然一笑。
“今日這番話,請皇爺爺好好思量。”
“而我真正想說的另一點是……”
“皇爺爺,您不覺得,如今大明的生產效率,還有運輸能力,實在太過落後了嗎?”
嗯?
這是什麼意思?
老爺子正要追問。
隻見朱雄英緩緩伸出手。
“比如說,以前朝中官員講過,運糧這事兒,要花掉太多人力和物力!”
“但皇爺爺有沒有想過,世上有一種東西,它不需要人來拉,卻能運送幾百倍、幾千倍、甚至幾萬倍的貨物,像風一樣飛奔而去——”
“從蘇杭直抵應天府?”
“半天之內,從陝州飛馳到山西邊關?”
“更甚至,一旦打仗,一天之內,就能把兵器鎧甲送到萬裡之外!”
朱雄英慢慢說出這些話。
老爺子的表情,從不解到震驚,再到目瞪口呆。
“幾百石、幾千石……”
“不再浪費人力?”
朱雄英先是點頭,又搖了搖頭,“準確地說,是幾萬石、十幾萬石……隻要兩個人就夠了。”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