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洪武二十五年!
六月初一!
各國使節紛紛抵達應天府。
他們身著異域服飾,帶著所謂“貢品”。
踏上了一條通往“懷城”的大道。
這一次,大明皇帝並未在皇城接見他們。
而是選在了……
“大明雄鷹盛典”的舉辦地——懷城。
此城自太子朱標身體好轉後,由朝廷傾力打造,建於鐘山之下。
遠遠望去,氣勢恢宏,規模宏大。
雖尚未完全竣工,但核心區域已不遜於皇城。
居民區布局整齊,井然有序。
城中心,是一座行宮級的大殿。
殿前,是一個用青石鋪就的廣大廣場。
廣場四周,立著一百零八根石柱。
每一根石柱上,都雕刻著大明崛起的崢嶸歲月。
暗合三十六天罡、七十二地煞之數。
大殿正前方……
兩旁聳立著金與銀兩色石雕,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像整齊排列……
整整二十四尊!
象征著當年跟隨洪武帝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功臣。
……
此時此刻,各國使節已陸續抵達懷城之外。
禮部、鴻臚寺、太常寺等官員早已到場,各司其職。
人群之中,除了本地百姓,還有從京城專程趕來圍觀的民眾。
關於京城近來的傳言,早已在人群中發酵出無數個版本。
而如今的百姓,對於“萬國來朝”這種曾屬於盛唐的榮耀,心中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驕傲。
目光投向遠方城門外的異國來使,那份自豪,難以掩飾!
這一天,他們等待已久!
雄英盛典!
萬國來朝!
......
與此同時,桃園空間之中,朱雄英俯瞰懷城,目光深遠。
終於,他嘴角揚起一抹笑意。
第四階段開始了!
聲名遠揚!
這一回,不隻是傳遍天下,更要傳遍諸國!
屆時,“大明皇長孫朱雄英”這個名字,定會在各國人心中留下印記。
“也該是……”
“我現身的時候了。”
朱雄英心潮澎湃。
多年等待,今日或將一朝得償!
怎能不激動?
“隻是不知,爺爺是否已解開了那首詩。”
想到這裡,他立刻將目光投向懷城方向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