刹那間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老爺子身上。
而朱允炆,此刻緩緩吐出一口氣,眼神緊緊盯著前方。
對他來說,這個問題尤為關鍵。
就在剛才,他幾乎認定,那個本該已經離開的朱雄英,又卷土重來了。
然而,當他看到皇爺爺的反應後,心裡又燃起一絲希望。
看樣子,這封信,很可能是有人故意放出的煙幕。
否則,怎會寫出如此明顯、缺乏邏輯的內容?
聯係之前幾次的來信,哪一次不是攪動整個大明官場,連皇爺爺都為之震動?
可如今……
再看皇爺爺的臉色。
洪武皇帝,一臉疑惑!
甚至隱隱透出一絲失望與怒意。
頃刻間,老爺子聲音低沉了下來。
“諸位愛卿,覺得這封信有幾分可信?”
“毫無可信之處!”齊泰語氣堅定,“否則,照信中所言……”
忽然,他像是想到了什麼。
轉頭望向燕王。
“請問燕王,以燕王府的情報渠道,若是在得知李成桂出兵的第一時間,我們能在多長時間內做出反應?”
齊泰話音剛落。
不少官員眼中閃過精光,似乎已明白他的用意。
燕王朱棣也心領神會,望向老爺子,答道:
“若按常規防禦機製與斥候偵查來看,我們至少能提前七日獲知敵情。”
齊泰聽後,神色更穩,又問:“也就是說,斥候一發現敵情,李成桂最快也要七日才能逼近邊境?”
“沒錯。”
“那便無妨。”
齊泰顯然熟讀兵書,對“軍情傳遞時間”掌握極準。
也正因如此,曆史上的他,才會成為建文帝最為倚重的謀臣之一。
“陛下!”
他拱手行禮。
在滿朝文武麵前,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“如果信中所寫屬實,李成桂很快便會調轉大軍,推翻高麗朝廷。”
“大概……”
“這七天的期限,恐怕也是他心中默許的。”
“什麼意思?”有官員已跟不上節奏,急忙追問。
齊泰輕笑,神色從容。
先看向二皇孫朱允炆,示意對方不必著急。
這才緩緩開口。
“道理很簡單……”
“我們暫且假設,這封信所言為真。”
“那麼,即便要反攻,也必須選準時機。”
“這個時機,不能太早,也不能太晚。”
“正是讓大明邊軍察覺,並能迅速應對的時候。”
“同時,高麗朝廷也在高度戒備的時刻。”
“等他們得知消息……自然會鬆一口氣。”
“接下來,就會開始籌劃,如何試探邊境,以及應對大明質問。”
“至於李成桂部隊的動向。”
“整個高麗上下,都會以為:他正在準備紮營!”
這時,許多大臣終於反應過來,紛紛點頭,眼中泛光。
齊泰見狀,笑意更深,繼續說道:
“所以,若信中所言屬實,那這個時機,就是最佳時機。”
“也就是說,在軍情出現,斥候急報的這段時間裡。”
“李成桂一定會抓住這個節點,立刻回師!”
“就在高麗王室得知‘李成桂’南下引發大明反應,開始商議對策的關鍵時刻……”
此刻,這位自詡精通兵法的齊泰,身為二皇孫朱允炆的授業恩師。
在朝堂之上,氣勢十足,如指點江山。
他抬起一手,掌如刀,在眾人麵前猛然一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