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熥眼神愈發困惑。
但眼中的敬仰,也愈發濃烈。
“大哥,你從八歲以後,就沒再接受過朝廷係統的教育,怎麼會有這麼多想法?”
“你將來,一定會是我們大明的好君主。”
“可惜,你這些話……”
“你應該親自跟皇爺爺說的。”
“我根本……”
“認真聽!”朱雄英打斷他的話。
他當然知道,自己一會兒還要去見皇帝。
但!
“皇爺爺是大明的皇帝!”
“他是裁定者!”
“怎麼能卷入臣子之間的爭論?”
“這次我提出的軍隊改革,你那位二哥和朝中文臣,都看成是我自己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。”
“他們早已蓄勢待發。”
“偏偏武將那邊,大多都是戰場上的猛將,真要和文臣對上,除了幾句罵人話,隻能氣壞自己,到最後,可能還要幫著人家數銀子。”
“再說,文臣那邊,有你二哥在。”
“那你作為皇孫,站在武將這邊,自然要形成製衡。”
“這,就是平衡。”
看著朱允熥一臉似懂非懂的模樣。
朱雄英不再繞彎子,直接說道。
“剛才說的那幾個問題,比如私軍化、吃空餉、養寇自重,都不是重點。”
“這些是隱患,得防。”
“真正要緊的,允熥,你要記住!”
“隻有兩個重點。”
他一字一句地說。
“第一,軍戶製度的存在,讓軍隊階層越來越固化,戰鬥力隻會越來越弱。”
“到最後,不過是一群拿著刀的農夫。”
“平時種地,戰時上陣,身邊還都是老婆孩子,一大家子住在一起。”
“這樣規模的軍隊,要怎樣應對草原上的騎兵?”
“一旦戰事拖延太久,之前提到的私軍化問題會更加嚴重。”
“不過,軍戶製度也不是必須全麵推翻,關鍵是要看實際情況。”
“最核心的一點,還是之前說的,絕對不能讓社會階層徹底固化!”
“再往下說,就涉及四民之策了。”
這話剛落。
朱允熥神情複雜……
他忽然覺得有點好笑,心想大哥為何不去找爺爺談這事。
要知道,軍戶製也好,四民之策也罷,都是皇爺爺引以為豪的製度。
可在大哥嘴裡,這不是等於讓他去挨罵嗎?
“說話,是一門技巧。”
似乎看穿了朱允熥的心思,
朱雄英笑著開口:“比如,先誇後提問題。”
“你完全可以先誇一通四民之策,然後再引出軍戶製的問題。”
朱允熥一臉無語,這不等於讓他去摸老虎屁股?
朱雄英卻繼續說道:
“接下來,講第二點。”
“確保大明軍部的獨立性!”
“宋朝衰敗的教訓就在眼前。”
“那些隻會空談理論、紙上談兵的人,絕不能讓他們進入軍中,指手畫腳。”
“最關鍵的一點是,明軍是一支有文明信仰的軍隊。”
“他們必須明白,他們是屬於大明的軍隊。”
“不是某個人的私人武裝。”
“所以,要把‘明君’的榮耀,融入每一位士兵的骨子裡。”
講到這裡,朱雄英知道,這些話已經超出了朱允熥能理解的範圍。
於是,他做了最後總結。
“明軍改革,是一件天大的事。”
“這一次……”
“你還得想到,軍器監那邊研發的火器,如果成功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