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士奇可並未因這番威嚇而動搖。
他心思仍在先前的對話之中。
語氣淡淡,隻平靜回應。
“二殿下無需憂慮。”
“我乃大明臣子,官職雖低,卻是正途出身,經科舉入仕。”
“自然明白欺君所犯何等大罪。”
朱允炆目光驟然收緊,“你說你是官員?”
此前從未聽聞此人有官身。
四周學子聞言,頓時哄笑四起。
“此人滿口胡言,什麼官職?”
“就算真是官吏,知法犯法,按律當斬!”
“堂堂官員,竟在茶樓與百姓議論政事!”
“此人來曆,必須徹查!”
楊士奇麵不改色,耳邊喧嘩不過如犬吠般嘈雜。
“我原為七品小吏,僅是一名史官。”
“自然不入二殿下法眼。”
“可是——”
他聲音陡然轉冷。
“你們這些國子監的學生,身為朝廷培養之人,卻聚眾喧嘩,形同街頭無賴。”
“更在茶館圍堵於我,公然聲討京城百姓!”
“國家優待諸生,衣食住行皆由內府供給。”
“難道就換來這般烏煙瘴氣的回報?”
此言一出,人群嘩然。
“狂妄!”
“豈有此理!”
“好大的膽子!”
怒罵之聲此起彼伏。
連朱允炆臉色也為之一變。
這些日子,他頻繁舉辦文會。
許多國子監學子視其為晉身之階,爭相依附。
風氣漸染,儼然形成一股勢力。
這些人,如今成了他身邊最堅定的支持者。
今日卻被當眾譏諷為“烏煙瘴氣”,如同掌摑其麵!
朱允炆麵色陰沉。
“那你倒是說說,國子監學生該當如何?”
楊士奇抬首,直視這位二皇孫,毫無退讓之意。
“當潛心向學,備戰科考。”
“而非成日聚眾滋事,如市井潑皮一般,敗壞學風!”
“你——”朱允炆怒不可遏,再次喝斷。
轉而緊盯眼前之事。
“現在說的是你!冒認皇長孫的人,可知該當何罪?”
楊士奇反而輕笑:“既然是真,何來假冒?”
“你——”
接連被頂撞,對方竟還麵帶笑意,朱允炆心頭火起。
“這些日子,祖父與父親皆未收到大哥音訊。”
“你竟敢聲稱是受了皇長孫的推薦?”
早些時候,楊士奇或許還會遲疑。
畢竟,他從未真正見過那位皇長孫,所聽之言皆來自秦王口中。
但現在不同了。
他目光堅定,語氣毫無動搖。
“我確係由皇長孫親自舉薦。”
“以史官身份,入列朝政!”
朱允炆眉頭緊鎖,怒意翻湧,“荒唐!朝廷命官豈容隨意自封?”
“來人,將他拿下,立即押入大牢!”
他揮手之間,殺氣隱現。
此人竟屢次提及皇長孫之名,無論真假,已成威脅。
既不能為己所用,便隻能當作逆臣處置。
“二殿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