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玉、常茂等人臉色驟變,神情愈發緊張。
這一次,楊士奇並未停頓,繼續陳述心中所思。
其實在這金殿之內,他早已察覺,不少人開始陷入思索。
詹徽低眉凝神,茹瑞默默握拳。
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官,品級不高,卻目光炯炯,像是被點醒了什麼。
坦白講,接下來要講的內容,正是他從這些細微反應中推演而出。
也是他將大明近幾個月發生的種種異象串聯之後,得出的結論。
此事必須說清。
讓百官知曉,也讓皇帝明白。
於是他先轉向龍座上的老爺子。
“陛下,微臣早年曾在南昌府任職,曾聽聞皇長孫初次現身,是在今年四月,為太子獻上丹藥一事?”
眾人尚不明其意。
老爺子卻望向朱標,緩緩點頭:“確有此事。”
楊士奇聲音沉穩:“救父乃人之常情,但此舉亦悄然穩固了國本。”
“或許,自那時起,皇長孫便已開始布局。”
此語一出,滿殿皆驚。
老爺子瞳孔微縮。
朱標也怔在原地。
朝中文武麵麵相覷,心頭升起一團迷霧。
這事……和當前局勢有何關聯?
齊泰按捺不住,厲聲喝道:“楊士奇,你到底想——”
話未儘,已被打斷。
“請諸位大人容微臣把話說完。”
“其後數省大水,兩廣災民流徙。而皇長孫指引所得之糧,並非我朝慣用稻麥,產量更高,耐旱耐澇,遠勝舊種!”
“一舉解去饑荒之危。”
“不僅如此,又有巨量金銀流入國庫,興辦蒙學以啟幼童心智,更獻出工藝圖譜、典籍文獻無數。”
一句句如鐘鳴鼎震。
大殿內鴉雀無聲。
直到此時,群臣才猛然驚覺,短短四個月,皇長孫竟已為大明鋪下如此根基。
而且——
每一項變革,皆可澤被後世,動搖國運!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簡直令人難以置信。
可是,楊士奇仍未結束。
“財政改革重塑了大明的稅賦體係,切斷了士紳階層肆意侵占田產的路徑,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,民心所向,自此穩固。”
“軍事上亦有巨變。陛下倡建‘神威軍’,整肅兵製,使軍隊脫胎換骨,真正具備了鎮守山河的力量。”
楊士奇說到這裡,稍作停頓,目光緩緩掃過殿中群臣。
“陛下、太子殿下,諸位大人,回想前些時日,陛下提出的兩項國策——”
“文教興國,百工振業!”
“北境草原,一絕永患!”
“諸位是否已有所悟?”
殿內無聲。
但這一次的沉默,與先前截然不同。
那些曾出言質疑者,此刻皆低首不語,神色變幻不定。
六部尚書麵露驚色,似是驟然明白了什麼。
太子朱標眉心微動,神情凝重。
太祖猛然抬頭,臉上肌肉輕顫!
雙眼緊緊鎖定楊士奇,不曾移開半分。
“莫非……”
“快說下去!繼續說!”
楊士奇麵向太祖,躬身行禮,“陛下,太子殿下,以及諸位大臣。”
“諸位心中所想,正是事實。”
他語調陡然昂揚,眼中燃起熾熱光芒。
“自那時起,皇長孫便已在為今日布局!”
“大明近年來每一項變革,其核心目的,正是為了實現那兩條被眾人視為妄想的國策!”
“這,便是真正的國之綱領!”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