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令人震駭的是,朱允通接下來之語,不止令他變色,竟使滿殿官員呼吸凝滯,背脊發涼。
那話語如刀,直剖人心,不留餘地。
“若儒學淪為空談禮法,教人忍辱苟安,不敢挺身而起,怒發衝冠!”
“今日之儒生,何顏麵對先賢?足以令孔孟蒙塵!”
方孝孺怒極拍案:“荒謬!彼輩豈代表儒門正道?宋室之中,豈無殉國之士?”
朱允通冷笑一聲,眼神銳利如劍。
“殉國者有之,然幾人?”
“更多儒林翹楚,在南宋之時,為奸相秦檜搖旗呐喊,助紂為虐,通敵賣國!”
“故而,方先生口中所頌之宋——”
“我大明,不效也!”
他一字一頓,聲震屋瓦。
“大明不與士大夫共天下,隻與百姓共天下!”
一語既出,滿殿悚然。
眾官魂飛魄散,心跳如鼓,冷汗浸衣。
此語何其熟悉!
當年胡惟庸案發,株連數萬,血染朝綱。
正是洪武皇帝朱元璋親口宣示此言。
一句“不與士大夫共天下”,掀起了席卷天下的清洗風暴。
無數重臣伏誅,皇權淩駕於文官之上。
彼時百官跪諫:
“牽連太廣,若儘誅之,國將不穩!”
“請陛下寬宥文臣,從輕發落,以安民心!”
可先帝不為所動。
隻因——
他要的天下,不是士族的天下,而是萬民的江山。
如今,這句話,竟由一位少年之口再度吐出。
如驚雷炸裂長空,震得整個朝廷為之動搖。
就在那個瞬間。
太祖震怒的宣言,掀開了鐵血肅清的序幕!
“我之大明,非如大宋那般——與士大夫共治天下!”
“而是與億萬黎民共掌江山!”
這一聲斷喝,猶如驚雷炸裂,劃破長空。它不隻是對過往政體的否定,更是將某些文人心中企圖複辟舊秩序的幻想,徹底碾碎在塵土之中。
身為洪武皇帝,他自登基以來,從未容忍朝中士林妄圖主導朝綱。那些年,凡有官吏結黨營私、妄議國策者,皆被雷霆手段斬除。
殺伐果斷,不留餘地。
正因為如此,滿朝文武在他麵前,無不戰栗於威嚴之下,心中既懼且怨。
如今,朱允通重提此言,如同抽出一柄寒光凜冽的刀,直直刺向方孝孺的心口。
方孝孺麵色驟冷,眼神黯淡。
他曾寄望於士人風骨能左右時局,在宋世,士子即便觸法,也常得寬宥。正因如此,“士”的地位才得以高高在上。
可現在——這是大明!
他深深吸氣,再緩緩吐出,聲音卻仍帶著激蕩:“我輩脊梁不折,若國家臨難,我方孝孺願以身殉國!”
“朝中同道,必不乏此誌之士。”
“此等忠義,皆自四書五經、聖賢教化中所來!”
“三皇孫竟說儒學不能興邦?難道要將千年傳承之道統,儘數抹去?”
“難道要讓延續九百餘年的儒門血脈,毀於一旦?”
“昔年秦皇坑儒焚典,天下痛惜。”
“莫非今日,皇長孫也要效仿暴秦之舉?”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