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翻開冊頁,上麵字跡清晰。
秦文用及一眾工部屬官凝神傾聽。
但不久之後,隨著朱允熥繼續開口,眾人神色漸顯困惑。
就連正在誦讀的朱允熥,也略顯遲疑。
可話已出口,不容停頓。
“人為何能立於地麵行走,而鳥卻可展翅高飛?”
“若無支撐,物體為何必然下墜?”
“日為何東升西落?四季為何更替不息?寒冬緣何降臨?夜空星辰,離我們究竟多遠?”
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拋出。
大殿之內。
人人麵露異色。
“這是……學問?”
“人走路,鳥飛翔?”
“東西掉下來?”
“太陽升起,月亮出現?春夏秋冬輪轉?”
“這些不是自古如此嗎?有何玄妙?值得追問?”
“三皇孫,若拿這些尋常之事來搪塞我等,把天地間本就存在的現象當作問題提出——”
“這豈非多此一舉?”
“這便是‘學問’?”
群臣麵麵相覷,滿心不解。
不止是他們,連高坐上方的老爺子和太子朱標,也不由苦笑。
他們早前翻閱過那本《十二年基礎教育手冊》,早已見過此類內容。
可即便如此,仍覺荒誕難解。
不明白這位大孫兒,為何要把這些視作一門正經學問推行天下。
這不是平白讓人糊塗嗎?
看看眼前這些大臣的臉色,個個呆滯木然。
齊泰、練子寧、方孝孺氣得胡須輕顫。
若說話之人不是皇室血脈,他們恐怕早已拂袖而去。
“真是荒唐!”
“未必。”忽然有人低聲開口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朝堂之上,解縉又一次站了出來。
此人向來無所顧忌,前番剛因直言受斥,如今卻依舊毫無收斂。
他身旁的楊士奇神色如常,仿佛一切儘在預料之中。
而解縉嘴角微揚,笑聲清朗:
“諸位大人,太子殿下,還有皇上——”
“你們看看今日這殿中眾人,久居廟堂,早已忘了求學本心。”
話音未落,群臣嘩然。
齊泰怒目圓睜,方孝孺更是按捺不住,正欲開口駁斥。
可解縉根本不給機會。
隻聽他朗聲續道:
“《論語》有載,孔夫子曾與弟子同行,遇兩童子爭辯日出之象。”
“一童言:‘日初升時大如車蓋,至午則小如盤盂,豈非近則大、遠則小?’”
“另一童對:‘日出時清涼,午時卻熱如沸湯,分明是近則熱、遠則涼。’”
隨著這番話語落下,滿殿寂靜。
人人臉上皆顯不自在。
此段典故,出自聖賢之書,乃是千古傳頌的智慧之談。
其中所藏,並非淺薄爭辯,而是天地之問。
可眼下這些飽讀詩書的大臣,竟無一人肯深入思量。
解縉目光掃過眾人,聲音愈發清晰:
“二童所爭,實為太陽之遠近與寒暑之理。”
“此乃真實可見之象,亦是諸公口中常說的‘天道運行’。”
“可當年孔夫子,麵對此問,竟答不出。”
“但他並未強作解人。”
“而是坦然道: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”
言至此處,他微微一頓。
臉上浮起一絲冷意。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