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又能輕易說一句:此學無用?
此時,宮帷深處。
一位白發蒼然的老者輕點頭。
“解縉,倒有些機敏。”
“朕也想知道——”
“那太陽,究竟何時近,何時遠?”
“當年兩小兒辯日,連孔夫子都答不上來。”
“如今……”
“這世間萬物的運行,真的能被徹底參透嗎?”
此時此刻,當滿朝文武都屏息凝神,期待朱允熥按照劉三吾的引導給出些許線索之時。
他終於開口。
“提示其實並不繁複。”
朱允熥環視四周,“它不在千裡之外,就在你我身邊,是自我們降生於世便日日相見之物。”
“那兩個孩童提出的問題,雖看似天真,卻觸及根本;而答案,並非他們所設想的方向。”
此言一出,眾臣麵麵相覷,思緒紛亂如麻。
見狀,朱允熥微微一笑。
“諸位大人,依眼下所聞,這門關於自然法則的學問——物理,是否足以與經學、算術、史鑒並列?”
“可否列為六科之一?”
話音落下。
眾人再度靜默,但這一次,寂靜未久。
年歲最長、聲望最隆的劉三吾緩緩起身,朗聲道:
“若真能解釋天地運轉之理。”
“能闡明日月更替、四時循環、飛鳥淩空而人行於地的緣由。”
“這般學問,確有其價值。”
“豈止是有價值!”朱允熥心中了然,此事已成定局。
但他仍不急於收束,反而進一步激起眾人興趣:
“據《基礎教育手冊》所載……”
“物理學,乃探究萬象背後本質之學。”
“不止於認知。”
“更重在應用。”
“譬如——”
“飛鳥展翼高翔,人類卻隻能踏足大地。”
“倘若未來,我們掌握了鳥兒騰空的原理,是否也能借此規律,直上九霄,穿行雲海?”
此語如同驚雷炸裂,震蕩在每一位官員的心頭。
無數人瞠目結舌,呼吸凝滯。
“這……如何能夠實現?”
“若人真能禦風而行,豈非與仙人無異?”
“早晨還在東海,傍晚便至西山,凡夫俗子皆成神仙?”
麵對群臣震驚失色的模樣。
朱允熥目光灼灼,神情振奮。
回想此前。
大明所得諸多典籍,大多晦澀難解,宛若天書。
即便其中少數圖紙被匠人破譯,也已令軍械工藝突飛猛進。
可那樣的成果,不過是冰山一角。
真正可用者,寥寥無幾。
然而!
有了大哥贈予的這本《基礎教育手冊》之後。
一切仿佛被點亮。
那些曾無法理解的文字與圖樣,如今都有了對應的解讀方式。
每一條物理法則,都是開啟“天書”之門的鑰匙。
於是,朱允熥轉頭望向方孝孺。
聲音沉穩而堅定。
“若諸位對物理學再無疑慮。”
“那麼,尚有一科待議——化工能源。”
“至於化工能源……”
他停頓片刻,腦海中浮現出手冊中記載的種種奇景。
忽然間,他嘴角揚起,笑意浮現。
又一次轉向朝中群臣,接連拋出一連串問題。
喜歡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:()大明仙緣: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