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:柳如是的分析,闖軍的下一步行動
大殿之內,空氣仿佛被抽乾,每一粒塵埃都懸停在昏暗的光線裡,靜止不動。
崇禎皇帝的目光像兩把淬了毒的錐子,試圖鑽進林淵的魂魄深處,看個通透。
“昨夜那把火……”他一字一頓,聲音在空曠的殿宇間回響,帶著金屬般的質感,“除了‘內訌’,當真……沒有彆的原因了麼?”
這一問,已不是試探,而是逼問。
林淵的心跳漏了一拍,隨即又恢複了平穩的節律。他知道,這是崇禎給他的最後一次機會,也是最危險的一次考驗。回答得好,君臣相得,信任無雙;回答得不好,此刻的聖眷,便是下一刻的催命符。
他沒有立刻回答,而是沉默了片刻。這沉默並非猶豫,而是一種姿態,一種讓皇帝感覺到他正在進行艱難權衡的姿態。
“陛下。”林淵終於開口,聲音比剛才低沉了些許,帶著一種坦誠前的凝重,“臣,不敢欺君。”
他抬起頭,直視著崇禎那雙熬得通紅的眼睛,眼神裡沒有了之前的平靜,而是染上了一抹複雜的情緒,像是愧疚,又像是邀功。
“闖賊內訌,確有其事。但……”林淵話鋒一轉,像是在說一個藏了許久的秘密,“那把火,能燒得那麼大,那麼巧,確實……有臣的一點微末經營在裡麵。”
崇禎的瞳孔猛地一縮,身子微微前傾。
林淵繼續說道:“臣執掌錦衣衛,於城外安插了一些耳目。臣發現闖軍之中,素有積怨的並非少數,尤其是那些被李自成吞並的小股流寇頭目,對糧草分配不均早已心懷怨懟。臣便令親信校尉,潛入鞏華城附近,尋機……煽風點火。”
他將“白馬義從”這支成建製的精銳騎兵,巧妙地偷換概念,變成了幾個精乾的“錦衣衛密探”。將一場精心策劃的軍事突襲,描繪成了一次順水推舟的諜報行動。
“臣本意,隻是想讓他們內耗加劇,自亂陣腳,未曾想,竟能僥幸功成,一把火燒了他們的糧草大營。”林淵躬下身子,語氣裡帶著幾分後怕與慶幸,“此舉凶險萬分,未曾向陛下奏報便擅自行動,是臣之罪。請陛下降罪。”
他將功勞與罪責,像一盤精美的菜肴,端到了崇禎的麵前。功勞是實打實的,解了京城之圍;罪責是虛的,在這種時刻,誰會去追究一個功臣“擅自行動”的罪過?
大殿內,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。
崇禎皇帝一言不發,隻是定定地看著林淵。他的胸膛在輕微地起伏,眼神變幻不定。有震驚,有恍然,有猜忌,但更多的,是一種找到了同類的興奮。
他不需要一個隻懂忠君愛國的純臣,那樣的臣子,救不了大明。他需要的,正是一個像林淵這樣,敢於行險,手段狠辣,能用陰謀詭計為他解決問題的“能臣”,或者說,“權臣”。
許久,崇禎的臉上,竟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。他笑得有些神經質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。
“罪?”他搖了搖頭,走上前,親手扶起了林淵,“林愛卿何罪之有?你為國分憂,不惜己身,行非常之事,立不世之功,乃我大明第一號的忠臣!朕,不僅不降罪,還要重賞你!”
他拍了拍林淵的肩膀,那隻瘦骨嶙峋的手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道。
“朕今日才知,我錦衣衛中,竟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。好,很好!”崇禎的眼神變得炙熱,“從今日起,京城之外,凡有關闖軍之一切軍情刺探、策反、離間之事,朕準你專斷。不必事事上奏,朕隻要結果!”
這道口諭,無異於尚方寶劍。它意味著林淵的情報網絡,可以名正言順地脫離朝廷的繁文縟節,直接對他這個皇帝負責。這權力,比任何金銀賞賜、官職封賞都要來得實在。
“臣……遵旨!”林淵深深一拜,將心中的狂喜壓下,“定不負陛下所托!”
“去吧。”崇禎揮了揮手,像是用儘了全身的力氣,重新走回那冰冷的龍椅前坐下,臉上帶著一種病態的亢奮,“去給朕,把李自成的腦袋,想辦法取來!”
林淵躬身退出大殿。當厚重的殿門在他身後緩緩關閉,隔絕了殿內那壓抑而又熾熱的氣氛時,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。冰冷的空氣灌入肺中,讓他混沌的頭腦清醒了許多。
與君王伴,如與虎伴。今日這一關,總算是過去了。
他走在空無一人的宮道上,清晨的陽光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。他能感覺到,背後有無數雙眼睛在窺視著他。那些太監,那些宮女,那些藏在暗處的侍衛。從今天起,他林淵的名字,在這座紫禁城裡,將代表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分量。
回到位於城南的秘密據點時,天已大亮。
院子裡的氣氛卻與外麵的死寂截然不同。小六子正指揮著幾個新招募的親衛,將一袋袋東西搬進地窖,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光。錢彪則坐在石桌旁,一邊擦拭著他的繡春刀,一邊咧著嘴傻笑,不知在回味著什麼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看到林淵回來,兩人立刻起身迎了上來。
“大人!”
林淵點了點頭,目光越過他們,看向屋子。
門簾被一隻素手輕輕掀開,陳圓圓和柳如是並肩走了出來。一夜未眠,兩位絕世佳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倦色,但看到林淵安然無恙,那雙美麗的眼眸裡,不約而同地亮起了光彩。
“回來了。”陳圓圓的聲音柔得像水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