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序:14
接下來的幾天,蘇喆便在阿婆家安頓下來。小禾每日悉心照料他的飲食起居,更換傷藥。阿婆則偶爾會端來一些氣味苦澀的湯藥,說是能固本培元,調理氣血。雖然對修複經脈效果甚微,但蘇喆能感覺到,這些湯藥確實讓他的身體不再像最初那般虛弱,至少外傷在係統和草藥的共同作用下,開始緩慢愈合。
他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,無法劇烈活動,便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對自身傷勢的“研究”和對《基礎吐納訣》的重新審視上。
原主蘇哲修煉這吐納訣已有數年,但進展緩慢,始終停留在入門階段,凝聚的內力微薄且駁雜。記憶中的修煉方式,無非是按部就班地引導氣感沿著固定路線運行周天,枯燥而低效。
蘇喆不同。他擁有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和係統帶來的、對自身狀態更精確的感知雖然依舊模糊)。他沒有盲目地重複原主的路徑,而是開始“解構”這最基礎的功法。
“吐納,呼吸也。納新吐故,引天地靈氣入體,煉化為內力,循經逐脈,滋養周身。”這是《基礎吐納訣》開篇的總綱。
“天地靈氣?”蘇喆對此存疑。在這個低武世界,他更傾向於將其理解為一種存在於自然界、能被特定方法吸收利用的“生物能量”或“生命粒子”。而“煉化”,或許可以理解為身體細胞尤其是經脈相關細胞)對這種能量的吸收、轉化和存儲過程。
那麼,為什麼原主效率低下?是吸收吐納)方式不對?還是轉化煉化)環節出了問題?亦或是存儲經脈)的容器本身質量太差,且現在更是破損嚴重?
他將意識集中在呼吸上。不再是機械地一呼一吸,而是仔細體會空氣進入鼻腔、肺部擴張、氣體交換、再排出的每一個細微過程。他嘗試調整呼吸的頻率、深度,甚至想象著隨著吸氣,有無形的能量粒子被吸入,順著氣流沉入丹田。
起初毫無異樣。但當他極度專注,幾乎進入一種冥想狀態時,他隱約感覺到,在吸入某些特彆深長、平穩的氣息時,丹田處那微弱的氣感似乎活躍了一絲絲。這種變化極其細微,若非他心神高度集中,幾乎無法察覺。
“是了!呼吸的‘質’和‘節奏’很重要!原主隻是機械地完成動作,並未真正‘引導’和‘意守’。”
蘇喆仿佛發現新大陸,精神一振。他不再追求運行完整的周天——以他現在的經脈狀況,那無異於癡人說夢——而是將全部意念集中在“吸氣—能量入丹田—煉化”這個最初始的環節。
他放慢呼吸,讓每一次吸氣都綿長而均勻,意念緊隨其後,仿佛在體內開辟出一條無形的通道,直抵丹田。呼氣時,則意念放鬆,僅排出濁氣,將煉化後那一絲微不可查的暖意留在丹田。
這個過程極其耗費心神,比單純的疼痛更讓人疲憊。往往堅持不到一炷香的時間,他就感到頭暈眼花,精神難以為繼。但他沒有放棄,每次精神耗儘,就休息片刻,待恢複一些後再次嘗試。
幾天下來,進展緩慢得令人絕望。丹田內的氣感依舊微弱如風中殘燭,似乎並無明顯增長。但蘇喆卻敏銳地察覺到了一些不同。
首先,他對自身內部的感知,似乎清晰了那麼一絲。雖然依舊無法“看”清經脈的具體情況,但對幾處主要堵塞點的位置和“僵硬度”,有了更明確的感受。
其次,他發現當他高度集中精神進行這種“精細化”吐納時,那10點願力消耗的速度似乎……加快了一點點?它們不再是無意識地緩慢滋養,而是仿佛被他的精神意念引導著,更主動地湧向那些他正在嘗試“衝擊”或“溫養”的堵塞點。
這個發現讓他心跳加速。願力,可以主動引導?
他立刻進行嘗試。他選擇一個相對不那麼嚴重的經脈堵塞點——左臂處的一條細小分支經脈。他集中全部意念,想象著那10點願力化作溫和的暖流,如同最細膩的泉水,緩緩衝刷、浸潤著那處淤塞。
效果立竿見影!
一股清晰的、遠超之前的暖流從左臂傳來,帶著輕微的麻癢感。堵塞處仿佛堅冰遇到了暖陽,雖然未能立刻貫通,但那種僵死、凝滯的感覺,明顯減弱了一分!
“有效!”蘇喆心中狂喜。但他很快冷靜下來,因為他注意到,係統界麵上的願力點數,就在剛才那片刻的嘗試中,竟然減少了1點!
10點願力,隻夠他進行十次這樣的主動衝擊?而且這還隻是一條最細小的分支經脈!
希望與現實的巨大差距,讓他瞬間清醒。這條路是對的,但代價極其高昂。他必須更高效地利用這寶貴的願力。
他停止了主動衝擊,轉而繼續專注於“精細化”吐納,同時分出極少的一絲意念,如同牧羊人引導羊群一般,引導著那緩慢自然消耗的願力,優先滋養傷勢最重、關乎生死的胸腹主經脈區域。效率雖低,但勝在可持續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這天下午,小禾端著藥碗進來時,看到蘇喆正閉目凝神,呼吸悠長而富有某種獨特的韻律,不禁好奇地問道:“蘇喆,你是在練功嗎?你的傷還沒好,阿婆說不能亂動氣的。”
蘇喆緩緩睜開眼,接過藥碗,微笑道:“不是練功,隻是在調整呼吸,試著感受一下身體內部的情況。”他沒有詳細解釋,說了小禾也未必明白。
小禾似懂非懂地點點頭,隨即又高興地說:“你能自己感受了?那是不是快好了?”
“還早得很。”蘇喆搖頭,將苦澀的藥汁一飲而儘,“不過,總算找到了一點方向。”
“有方向就好!”小禾總是這樣樂觀,“阿婆今天去鄰村換鹽巴了,回來時說不定能打聽到什麼有用的消息呢。”
正說著,院外傳來了腳步聲和阿婆的咳嗽聲。小禾連忙迎了出去。
蘇喆靠在床頭,聽著祖孫二人在外間的對話。
“……唉,淩雲劍宗這幾天好像不太平。”阿婆的聲音帶著一絲凝重,“我在集市上聽人說,他們好像在找什麼東西,或者說……找人?有生麵孔的弟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轉悠。”
蘇喆的心猛地一緊。
找人?是在找他嗎?趙峰果然不放心!
小禾也壓低了聲音:“阿婆,他們會不會是來找蘇……”
“噓——”阿婆製止了她,“小心隔牆有耳。這幾天你少出門,也讓他儘量不要露麵。”
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對話聲漸低,但蘇喆的心情卻沉重起來。危機並未遠離,反而正在逼近。他必須更快地恢複一定的行動力和自保能力。
他看向窗外,夕陽的餘暉給小小的院落鍍上一層金色。安寧是暫時的,他必須與時間賽跑。
重新閉上眼睛,蘇喆再次沉入對自身和《基礎吐納訣》的探索中。這一次,他不僅僅滿足於調整呼吸,開始嘗試結合原主記憶中那些粗淺的劍法招式動作。
他無法實際揮劍,隻能在腦海中模擬。模擬的同時,配合著調整後的呼吸節奏,想象內力哪怕隻有一絲)該如何隨著招式運轉,發力點在哪,氣息該如何配合。
“刺”,需氣息凝聚於一點,瞬間爆發。
“撩”,需氣息如浪,綿延而上。
“格”,需氣息下沉,穩如磐石……
原主隻是死記硬背招式動作,從未深入思考過氣息、內力與招式的內在聯係。而蘇喆,正試圖用分析的眼光,去理解每一招每一式背後的“原理”。
他不知道這是否就是“劍心通明”的雛形,但他能感覺到,這種思考方式,讓他對自身、對武學的理解,正在發生一種潛移默化的、深刻的改變。
前路依舊艱險,願力依舊稀缺,追兵可能就在門外。但蘇喆的心中,那簇名為希望的火苗,卻在這一次次的失敗與微小的發現中,燃燒得愈發堅定。
喜歡快穿之我隻想超脫啊請大家收藏:()快穿之我隻想超脫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