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序:45
接下來的幾天,蘇喆就在老瘸子這間由巴士車廂改造的修理鋪裡住了下來。憑借著“黑玉膏”驚人的療效和自身“生存本能”的頑強修複力,他左肩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痂、收口,高燒也徹底退去。雖然身體依舊虛弱,遠未恢複到最佳狀態,但至少擺脫了生命危險,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。
老瘸子嘴上說著“不是善堂”,但在食物和飲水上並未過分苛待他們。每天能分到一小塊黑硬、但能提供基礎熱量的合成營養塊,以及有限但相對乾淨的飲水。這對於在死亡線上掙紮過的蘇喆和小魚而言,已是難得的安穩。
當然,代價是必須乾活。
蘇喆傷勢稍有好轉,老瘸子便毫不客氣地給他安排了工作——分揀零件。修理鋪角落裡堆積如山的、從各種廢棄機械和電子設備上拆解下來的零件,需要按照類型、規格、完好程度進行分門彆類。這項工作枯燥、繁瑣,且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基本的辨識能力,對於普通人而言,長時間盯著那些鏽跡斑斑、形狀各異的金屬疙瘩,很容易眼花繚亂,效率低下。
但蘇喆不同。
他雖然無法像在校園世界那樣,隨意調用“記憶覺醒”天賦進行高維度的信息解析和規則洞察,但天賦帶來的、已經固化的強大信息處理能力和邏輯分析力,依舊在發揮著作用。他的目光如同精密的掃描儀,掠過那些零件時,其形狀、鏽蝕程度、接口類型、可能的材質和功能,都能在腦海中迅速形成初步的判斷和歸類。他的手指靈活而穩定,分揀的速度遠超常人,幾乎不會出錯。
起初,老瘸子隻是冷眼旁觀,時不時用他那沙啞的嗓子挑剔幾句,似乎想找出蘇喆偷懶或失誤的證據。但幾天下來,他看著蘇喆麵前那堆分類清晰、碼放整齊的零件,又看看另一邊小魚雖然努力但明顯緩慢且偶有錯誤的成果,渾濁的老眼裡,驚訝之色越來越濃。
這小子,不僅命硬,這腦子和手,也好使得過分了點。完全不像是底層拾荒者窩裡能養出來的。
“喂,小子,”這天下午,老瘸子丟給蘇喆一個巴掌大小、外殼破裂、線路燒焦的黑色方塊,“看看這玩意兒,還能不能找出點有用的東西。”
這是一個舊時代的電路板,或者說,是某種更複雜設備的控製核心碎片。在廢土上,完好的電子設備極為稀有,但即便是碎片,其中可能蘊含的未完全損壞的芯片、電容或者特定材質的連接線,對於某些懂得技術的人來說,也具有一定價值。
蘇喆接過那塊焦黑的電路板,入手沉甸甸的。他沒有立刻動手,而是先仔細觀察。生存本能賦予他的敏銳感知,讓他能隱約察覺到這塊板子內部某些區域還殘留著極其微弱的、不正常的能量反應可能是殘留電荷或輻射),而另一些區域則散發著元件燒毀後特有的焦糊氣味。
他拿起老瘸子工作台上那套簡陋的工具——包括幾把大小不一、磨得發亮的螺絲刀,一把小巧的鉗子,甚至還有一根用變異獸骨打磨而成的、用於精密挑撥的骨針。
他沒有像普通拾荒者那樣粗暴地撬開或砸碎,而是選擇了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角落,用最小的螺絲刀小心地擰下幾個固定用的微型螺絲,然後用骨針沿著外殼的縫隙細細地探入、撥動。
老瘸子在一旁看著,原本漫不經心的眼神逐漸變得專注起來。蘇喆的手法,看似生疏,卻有一種奇異的、貼合物品內在結構的“精準”,仿佛他能“看到”外殼下卡扣和連接點的位置。
“哢嚓”一聲輕響,外殼被完整地取下,沒有造成進一步的損壞。露出了內部密密麻麻、布滿了燒灼痕跡和積灰的電子元件。
蘇喆的目光掃過那些元件。大部分已經焦黑碳化,毫無價值。但他的視線很快鎖定在了板子中央,一顆被金屬屏蔽罩保護著、隻有指甲蓋大小的方形芯片上。屏蔽罩也有灼痕,但相對完整。
他小心翼翼地用骨針和鉗子配合,嘗試取下那顆芯片。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穩定度,稍有不慎,就可能損壞脆弱的芯片引腳。
時間一點點過去,蘇喆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,但他的手指穩如磐石,呼吸平穩。生存本能不僅提升了他的危險感知和恢複力,似乎也潛移默化地增強了他對自身肌肉的精細控製。
終於,伴隨著一聲極其輕微的“嗒”聲,那顆小芯片被完整無損地取了下來。他將其放在一塊相對乾淨的布上,然後又從板子的邊緣區域,找到了兩根雖然外表氧化但內部金屬絲似乎完好的微型保險管,以及幾個看起來品相尚可的貼片電容。
他將這些挑揀出來的、可能還有價值的元件推到老瘸子麵前。
老瘸子拿起那顆小芯片,對著昏暗的燈光仔細看了看,又用手指抹去表麵的灰塵,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。
“哼,運氣不錯。這‘kc7型信號處理芯片’,雖然型號老了點,但要是沒內部損傷,還能值幾個粗糧餅。”他將芯片收起,又看了看其他幾個小元件,點了點頭,“行,算你小子還有點眼力見,不是純廢物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沒有過多讚揚,但語氣中的挑剔明顯少了一些。
蘇喆沒有說話,繼續低頭分揀其他零件。他知道,在這廢土上,展現價值是獲得資源和地位的第一步,但過分的鋒芒畢露,也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。他需要把握好這個度。
小魚在一旁看著哥哥熟練而專注的樣子,大眼睛裡充滿了崇拜。她覺得哥哥自從“死裡逃生”回來後,好像變得不一樣了,具體哪裡不一樣,她也說不上來,就是感覺……更厲害了,也更讓人安心了。
日子就在這種單調而又充滿潛在學習機會的勞作中一天天過去。蘇喆像一塊乾燥的海綿,瘋狂吸收著關於這個廢土世界的一切知識——從老瘸子偶爾的隻言片語中了解聚居地的勢力分布、危險的變異生物和掠奪者團夥;從分揀的零件和廢棄的武器殘骸中,逆向推演著舊時代的科技水平和這個時代粗糙的改造技術;甚至從老瘸子修理一些簡單器械如損壞的瓦斯燈、卡殼的簡陋槍械)的過程中,默默觀察和學習著那些實用的技巧。
他發現,老瘸子絕不僅僅是個會點皮毛的修理匠。他對許多機械原理的理解、對材料特性的把握,都遠超普通的聚居地居民。那效果驚人的“黑玉膏”和“苦根汁”,更是暗示著他可能掌握著某些不為人知的、關於廢土草藥或化學的知識。
這個跛腳老人身上,藏著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