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3
“手速,或許是天賦。但勝利,可以計算。”
林風在采訪席上的這句話,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,在《終極槍神》的職業圈乃至玩家社區中,激起了層層漣漪。
官方剪輯的賽後集錦中,將他最後幾波關鍵的指揮和那顆“神之一手”的煙霧彈做了重點標注,配上了“最強大腦覺醒!”的炫酷特效。支持者將他捧上神壇,稱其為“用智商玩遊戲的天花板”、“逆襲的典範”。星火戰隊的官方賬號下方,也湧入了大量新的關注和評論。
然而,電競圈的輿論從來都是一體兩麵。
質疑和嘲諷的聲音,同樣甚囂塵上。
“嘩眾取寵罷了,一場比賽的高光就能吹上天?”
“計算?笑死,真當自己是超級計算機啊?不就是蒙對了兩次?”
“手殘是硬傷,靠運氣能贏一次,能贏一個賽季嗎?坐等下一場原形畢露。”
“星火戰隊也是病急亂投醫,讓一個操作墊底的人當戰術核心,等著被其他隊的研究針對到死吧。”
這些聲音,不可避免地傳到了星火戰隊基地。
訓練室內,fire刷著論壇,氣得直拍桌子:“這幫噴子懂個屁!他們行他們上啊!風哥那是實打實的預判!”
林風坐在自己的電腦前,戴著感應手套,正在進行基礎定位練習。屏幕上,光標緩慢而穩定地移動,嘗試點擊那些隨機出現的小點,但失誤率依然明顯高於其他隊員。他神情專注,對外界的喧囂充耳不聞。
“不用理會。”林風頭也不回地說,聲音平靜,“輿論是結果導向的。我們贏下去,這些話自然會消失。”
odbear點了點頭,讚許地看了林風一眼。這份遠超年齡的沉穩,讓他越發覺得林風深不可測。
教練吳輝拿著新的訓練計劃走了進來:“都靜一靜。保級隻是開始,接下來每一場比賽都是硬仗。鑒於我們新的戰術體係,訓練重點要調整。”
他的目光落在林風身上:“林風,從今天起,你除了參與團隊戰術演練,還需要完成一項特殊的個人訓練。”
吳輝打開投影,展示了一個複雜的軟件界麵——“多維動態預判與指令優化係統”。
“這是聯盟最新研發,還處於測試階段的訓練程序。”吳教練解釋道,“它不會考驗你的極限手速,而是模擬各種複雜戰場環境,生成數以千計的戰局變化,要求使用者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最優決策,並將決策轉化為最簡潔、最有效的操作指令。它訓練的是‘決策速度’和‘操作效率’。”
林風眼神微動。這個訓練程序,簡直是為他目前的狀況量身定做的。他不需要更快的手,他需要的是讓現有的手,發揮出更高的“效率”。
“同時,”吳教練看向其他隊員,“你們每個人,都要配合林風,進行‘思維同步’訓練。他要熟悉你們在高壓下的第一反應、操作習慣、甚至是失誤的傾向。隻有這樣,他的‘計算’才能更精準地覆蓋到團隊的每一個變量。”
fire咧了咧嘴:“聽起來挺酷的,就是感覺自己像小白鼠。”
“你就是小白鼠。”odbear難得地開了個玩笑,訓練室的氣氛輕鬆了些。
高強度的訓練隨即展開。
團隊訓練賽中,林風的指揮變得更加細致入微。
“fire,你下一波閃身槍會習慣性向左偏0.3個身位,注意修正。”
“阿光,你扔治療包時有多餘的0.5秒前置動作,容易被預判。”
“猴子,你繞後時第三個點位喜歡靜步,但那裡地板聲音有異常,換第二個點位。”
一開始,隊員們還被這種仿佛被“讀心”的感覺弄得毛骨悚然,但很快,他們就發現,嚴格按照林風的指令執行,整個團隊的運轉效率高得驚人。就像一台生鏽的機器,被一個精準的中央處理器強行校準,重新煥發了活力。
而林風個人,則完全沉浸在了那個“多維動態預判”程序中。
程序生成的戰局瞬息萬變,陷阱重重。一開始,林風也感到吃力,精神必須高度集中,【數據思維】天賦全開,才能跟上節奏。他的操作依舊稱不上華麗,甚至有些笨拙,但他總能找到那條“代價最小、收益最高”的操作路徑。
他將【精神力】維持在一個極其微妙的臨界點,既不觸及係統警告的“過度使用”紅線,又能顯著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和信息處理速度。他感覺自己的大腦像一塊乾涸的海綿,瘋狂吸收著這個程序所帶來的各種戰術可能性,並將它們拆解、歸類、重構。
手腕的酸麻感如同附骨之疽,始終存在。但在這種高強度的腦力淬煉下,他隱隱感覺到,那層阻礙他神經信號傳遞的“壁壘”,似乎有了一絲極其微弱的鬆動。不是速度變快了,而是……信號的“路徑”更清晰了,無效的損耗減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