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城並沒有躲開光頭砸向他的茶杯,而是任由茶杯砸在了自己的身上,看到這一幕,原本暴怒的光頭一愣。
看著龍城身上留下的茶水和在地上乒乓作響的茶杯,光頭問道:“你為何不躲?”
“校長的氣是否消了一點?”
“如果校長的氣還沒消,可以儘管撒出來。”
聽到龍城的問話,光頭的臉色變得十分精彩,但最後還是指責道:“龍誌遠,你知不知道你現在的所作所為,毀了先生的所有希望。”
龍城抖了抖衣服上的水漬,抬起頭,盯著光頭問道:“學生請問校長?”
“先生的願望是什麼?”
光頭脫口而出,“驅除韃虜、恢複中華,創立民國,平均地權,更華夏再次輝煌,你眾不再遭受壓迫。”
“那學生再問,如果校長要做到以上幾點,需要多長時間?又是否能真的做到?”
麵對龍城的再次詢問,光頭沉默了,他自己的情況,沒有誰比他更了解,雖說第一次北伐被龍城攪局,最終不了了之。
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,就那些在名義上承認他的領袖地位,但是各自都有各自算盤的地方軍閥,根本就成不了大事。
也許之前還因為大義,聚集在一起共同討伐,吳佩孚、張作霖等人,但真等大局已定時,各種矛盾必定集中爆發。
要不然他也不會重用自己培養的學生,組建真正聽命於他的軍隊,他這樣做,就是為了以後製衡會出現的各種山頭。
說白了,這些人聚集在他的身邊,也是一種抱團取暖的方式,首先就是為了對抗北邊勢力龐大的北洋軍。
其次,也是為了保住自己基本盤的前提下,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影響力,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。
光頭之前組織的北伐軍,雖說名義上相同的目標,但其實隻不過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罷了。
他能指揮的動,如李宗仁等軍閥的部隊,更多是一種利益上的交換,再加上各軍閥之間矛盾重重,想讓他們攜手抗敵,有共同目標時還好。
中等大環境平穩了,他們相互之間不是絆子,就已經夠給他光頭麵子的了,雖說光頭也樂見其成,但是對於大局來說卻是不利的。
而正如龍城所問,他能否北伐成功?又需要多長時間,才能夠解決國內軍閥的問題,其實光頭自己心中也沒底。
看到光頭沉默不語,龍城自信的說道:“校長,雖然我的做法你現在不認可,但是我卻用我的行動,完成了先生的理想。
在我的管轄範圍之內,我雖然不敢保證人人都能吃飽,但是我卻能保證,隻要不是犯奸作科之輩,人人都有地種,適齡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。
整體的大環境還是公平,隻要有一顆積極向上,想改變命運的心,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機會。
再也不用擔心了,自己好不容易勞動成果,會被彆人隨意的竊取,至於貪腐更是零容忍,畢竟我們華夏彆的不多,就是人多,總能能找到合適的替代者。
而且就在年前,我收到了各部門統計的,去年發展的情況報告。
咱們華夏一直缺著鋼鐵產量,已經突破了100萬噸,預計未來五年的產量,還有可能突破1000萬噸。
雖然現在也還大量的從國外進口各種鋼鐵,但隻要按照現在的腳步建設下去,遲早能擺脫對國外的依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