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頭看完報紙後,對著站在身旁的幾名幕僚問道:“對於龍城的此次舉動,你們怎麼看?”
作為光頭的首席智囊,張群開口說道:“在我看來,龍城此舉不過是嘩眾取寵罷了。
他跟法國人的事情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說法,現在又轉頭招惹了日本人,在我看來,龍城取得一點成就就膨脹了,不過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。
要知道現在的山東還在日本人的控製下,更何況,還有東三省也是日本人說了算。
對比隻會提出抗議的法國人,我相信日本人的反擊和報複很快就會到來,要知道,日本人可不是一個能忍氣吞聲的主。
這次龍城狠狠的打了他們的臉,並且揚言要收回全部的日租界,和抓捕在華夏的所有日本人,這已經跟對日開宣戰沒有任何區彆了。
但畢竟咱們現在是華夏唯一的合法政府,依我看,這件事咱們還是暫時不要表態,畢竟兩邊都不是大度的人。
咱們就坐山觀虎鬥,看著他們兩邊自己鬨去,而且有了日本人的牽製,咱們說不定還能鬆口氣。
而現在咱們在廣東的敗局已定,實際控製的地盤就剩下福建,浙江,江蘇,安徽和一部分江西了,這時候確實是不適合再卷入他們雙方的鬥爭之中。”
而作為光頭的首席文膽、筆杆子的陳布雷也接過話題說道:“我認為嶽軍兄的分析有理。
此事咱們就兩不相幫,如果咱們幫龍城對付日本人,肯定撈不到一丁點好處,說不定還會惹得一身騷。
但如果幫日本人討伐龍城,那說不定咱們會被其他人戳脊梁骨,畢竟,幫助外國人欺壓咱們自己國人這種事情,還是不要乾的好。
而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什麼都不說,什麼都不做。
最好是讓吃了暗虧的日本人,提出手替咱們教訓教訓龍城,讓他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合法政府,省的一天天給我們惹事情。”
光頭的其他幕僚,看到兩位大佬都帶頭表示不參與此事,隨後也紛紛表示支持。
在他們看來,龍城已經破壞了原有的遊戲規則,日本人能夠出手替他們教訓一番也好。
最後光頭一槌定音的說道:“既然大家都覺得不應該摻和此事,那就不用管了。
同時,命令廣東的李濟深,讓他儘快撤離廣東,走的時候彆忘了該搬遷的搬遷,日本人在廣州不是存在很大的利益,和有不少的人員嗎?
我倒要看看,他龍城能否做到如他所說的那般,抓捕所有日本人和收回所有的權利。
如果他真的這般做了,就算日本人現在能忍下這口氣,到那時,想必也不會坐視不管。”
而同樣是在南京的另一股勢力,則是有不同的看法,張光精衛從政府辦公回來,便看到自己的妻子陳璧君,氣呼呼的坐在一旁。
隨手將衣服遞給傭人後,汪精衛走到了陳碧君旁邊坐下,“四姑,今天是誰惹的?你不開心了?怎麼一個人在這裡生悶氣?”
陳璧君指著扔在桌上的報紙說道:“還能有誰?還不是那個西南軍閥龍誌遠,他居然毫無理由的日本在漢口的租界給收回了。
而且根據報道,日本在漢口的人員損失慘重,為了攻打漢口日租界,龍誌遠的手下居然動用了重炮。
這個龍誌遠,平時不聽國民政府的調動,還調動大軍四處進攻國民政府的地盤。
這次更是對日本無言宣戰,造成了無辜的傷亡,簡直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閥。”
汪精衛安慰的說道:“這件事我也聽說了,現在政府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。
不過主體意思,都是在等著看日本人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麵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對方肯定會出手收拾龍誌遠,這件事我們無需出麵。”
沈璧君依然板著臉,對著汪精衛說道:“兆銘,難道我們就這樣看著?”
“那四姑你想怎麼樣?”汪精衛回答道。
“兆銘,你現在再怎麼說都是國民政府的主席,我認為我們應該向日方發一封慰問電,表明我們的立場,免得受到龍誌遠的牽連。”
聽到這話,汪精衛一臉的猶豫,“現在發電報恐怕不妥吧!”
陳璧君卻強勢的說道:“沒什麼不妥的,龍誌遠此舉完全是在打破國際規則,日方肯定會反擊。
而你作為國民政府主席,自然要先未雨綢繆,先將自己從這件事情中摘出來,免得以後受到牽連。”
說完後,看著汪精衛猶豫不決的模樣,沈璧君不耐煩的說道:“這件事就這樣定了,我會以你的名義發一封慰問電,其他的你不用管了。”
看著強勢的沈璧君,汪精衛無奈的說道:“那一切就按四姑說的去辦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