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城站在黃埔軍校的門口,看著兩側的對聯,隻見對聯上寫著【升官發財請往他處去,貪生畏死勿入斯門】橫批【革命者來】不由得一陣感歎。
一年以前,他就是從這裡畢業,踏出了黃埔軍校,返回了雲南邊疆。
隨著李濟深執行光頭的命令,率領大軍撤回福建,廣東也徹底落入了龍城之手,但是李濟深走的時候,也將黃埔軍校一並搬遷到了南京。
現在黃埔軍校除了兩名看門的大爺,已經是人去樓空了,整個學校能拆的都已經拆走,變得空蕩蕩的一片,在牛建春的陪同下,龍城再一次踏入了黃埔軍校的大門。
看著曾經熟悉的教室和操場以及宿舍,龍城也是思緒百千,曾經一張張熟悉的麵孔不斷地在他腦海中閃現。
但是許多同學在光頭發起的北伐之中,已經身死戰場,甚至有的人連屍首都沒有找回來。
而跟隨龍城而來的牛建春,也是好奇的打量著黃埔校區,“總司令,這就是你曾經就讀的軍校嗎?看著也沒什麼特彆的,不過門口的對聯倒是寫的很有氣勢。”
聽到牛建春的話,龍城笑著回答道:“雖然現在看著平平無奇,甚至有點破敗,但是這裡曾經可是無數有報國誌向男兒的聖地。
可以說,從這所軍校畢業的學生,就沒有幾個庸才,我們的雲南陸軍講武堂,現在的陸軍大學,是遠遠比不過這裡的。”
龍城心中想著,如果沒有自己的到來,未來這裡還培養出了無數的將帥,在華夏最為艱難的時刻,成長為了一根根撐起華夏的脊梁。
但也因為理念的不同,被後世調侃為熱血高校之最大的校園內鬥,不是學弟打學長,就是主任揍學生,到最後更是主任連同校長一起揍了。
但是無論如何都不可否認,黃埔軍校在華夏近代史之中,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其地位更是無可撼動。
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大佬,更是影響了華夏幾代人,被譽為華夏近代第一軍校,也不為過。
對比同一時期的雲南陸軍講武堂,保定軍校,東北陸軍講武堂,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成才率,簡直是高的嚇人。
牛建春一路走來,不斷上下打量著這所,因為人去樓空,失去了活力的軍校,雖然不明白這座看似普通的軍校,為何在龍城心中地位這樣高。
但他還是不服氣的說道:“總司令,咱們現在建起來的陸軍大學,未來也不比這裡差。
而且咱們的陸軍大學,有23以上的學子,都是從一線作戰部隊之中推薦上來的,並且都是通過了嚴格的選拔。
彆的不說,我們的學子基本上都通過前線的實戰,在戰鬥素養和意識方麵,就不是從社會上直接招收的人員所能比擬的。
等到三年學製過後,這些畢業的學子,絕對不會比這所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人差。
而且總司令你也說過,軍校培養出來的軍官,沒有經過士兵這一階段的磨練,就缺乏了對基層士兵的了解。
從社會上招收的人員,一下子從普通百姓,經過軍校三年並培養後,就成為了基層的軍官,這是對基層士兵的不負責。
畢竟這些軍官畢業後,分配到基層最少都是一個副排長,指揮著三個班的戰士,雖說吃住都在一起,但是軍官與士兵天然就隔著一層。
沒有經過基層士兵時期的鍛煉,這些基層軍官,難免會出現高高在上的心理,真等這些人爬上了中高層,那對部隊未來的發展和戰鬥力都將是災難。
像你在開學動員上所說的,部隊各級軍官,如果脫離了實際,那就離失敗已經不遠了。
所以我們在招收學員的時候,基層士兵經曆,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招收指標。
至於直接從地方招收的學子,這些人未來的定位,也是技術崗位和技術參謀,或者是文化教員之類的。
對於部隊的一線指揮員,除非這些人確實是天賦出眾,否則永遠都不可能走上指揮崗位。”
對於牛建春的不服氣,龍城也並未解釋,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到來,已經改變了很多的東西。
未來的發展趨勢已經很難說了,尤其是你現在自己部隊的推進速度,在兩年之內,絕對能夠再次實現華夏一統。
因此,許多人的命運和事件,已經在無形中被改變,未來的情況到底如何,已經不好說了。
而且他有自信,自己等人成立的陸軍大學,在將來肯定會取代黃埔軍校,成為華夏部隊指揮官的搖籃。
不過龍城還是邊走邊提醒到,“我知道現在各支部隊作戰任務繁重,但是對於軍官的回爐培訓也不能落下。
尤其是舊軍隊的軍官更是重點,雖然我們的部隊現在還沒有正式授銜,各級軍官的職彆還沒有定。
但應對連排級軍官的初級培訓班,以及營團級軍官的中級培訓班,要按期組織開展。
至於應對師旅級甚至軍級軍官的高級培訓班,如果參謀部認為有必要了,也要定期開展。
畢竟,現在國際上的各種軍事理論層出不窮,作戰手段也在不斷更新,隻有不斷的學習,才能夠提升各級軍官的能力。”
龍城讓辦的培訓班,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提升各級軍官的能力,同樣也是為了方便參謀部對各部隊的人員進行調整。
這樣既能消滅一些山頭主義,又能確保龍城對各支部隊的絕對掌控,畢竟在一定的時間段,對一些部隊進行一定的調整也能有效的避免一些麻煩。
牛建春認真地點點頭,“總司令放心,這件事情我們幾個方麵軍的主官都有共識,隻要參謀部的調令一到,就會立馬放人,絕不會影響這些人的學習。”
說到這裡,牛建春看著眼前空蕩蕩的黃埔軍校,對著龍城建議道:“對了,總司令,這黃埔軍校如今空著,咱們要不要利用起來?
總司令之前不是建議要建一所士官學校嗎?反正這片場地空著也是空著,我看乾脆將士官學校就建在這裡算了。”
龍城看著眼前偌大的黃埔軍校,思索片刻後,還是拒絕道:“算了,士官學校的校址重新再找一塊地方吧!
這裡再怎麼說也是華夏軍校的裡程碑,以後好好維護著,就當是給後人留一點念想了。”
“好的,總司令。”
喜歡民國,從軍閥到橫掃亞洲請大家收藏:()民國,從軍閥到橫掃亞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