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盟主城的上空已成煉獄。
青璿站在中央指揮塔的了望台上,真靈之瞳穿透厚重的硝煙,凝視著遠方那道貫通天地的紫黑光柱。光柱中,一個模糊的巨影正在緩緩成形——混沌主宰的降臨已經不可阻擋。
"能量讀數突破記錄。"監測官的聲音嘶啞,"相當於七個領主總和!"
這個數據令人窒息。單是一個噬星者就險些讓三人喪命,如今麵對七倍於它的存在,星盟拿什麼抵抗?
"各域戰況?"
"全線潰敗。"首席參謀麵色慘白,"赤霄、玄冥、白樞三域已經失守,剩餘四域最多還能堅持兩小時。"
這個噩耗在意料之中。青璿看向身旁的秦隕,他的紫金雙眸中星雲流轉,正在急速分析戰局。與源界歸來後,他的氣質更加內斂,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沉穩。
"弑神槍在哪?"她直入主題。
"七君陵最深處。"秦隕的回答簡潔有力,"需要七鑰共鳴才能開啟。"
這個要求極其苛刻。七鑰分散在七域,如今三域淪陷,鑰匙很可能已經落入敵手。但秦隕似乎早有準備:
"星嵐已經去取了。"
話音剛落,傳音符亮起,星嵐的聲音傳來:"得手了!但損失慘重......"
背景中爆炸聲不斷,顯然他正身處險境。青璿立刻調出追蹤畫麵——星嵐的炎神戰甲已經殘破不堪,胸前卻緊緊抱著一個金屬箱。他正在朱焰域的廢墟中穿行,身後追著數十頭混沌獸。
"支援小隊立刻出發!"她果斷下令。
"不必。"秦隕卻搖頭,"他能應付。"
這個信任並非盲目。畫麵中,星嵐突然停下腳步,轉身麵對追兵。他胸前的九芒星印記大亮,一道熾白光柱衝天而起,瞬間將混沌獸蒸發殆儘!這一擊的威力遠超以往,顯然在七君陵的覺醒讓他實力暴漲。
"一小時後到。"星嵐簡短彙報後切斷了通訊。
這一小時度秒如年。主城上空的紫黑光柱越發凝實,混沌主宰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辨——那是一個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存在,時而如山脈般巍峨,時而如星雲般浩瀚,唯一不變的是那雙眼睛,如同兩個吞噬一切的黑洞,看上一眼就令人靈魂戰栗。
"能量護罩還剩多少?"青璿詢問防禦總長。
"37......不,34......"總長聲音發抖,"下降速度越來越快......"
照這個趨勢,不用等主宰完全降臨,護罩就會先行崩潰。屆時,主城百萬居民將直麵混沌侵蝕,後果不堪設想。
"啟動"天幕"協議。"她咬牙下令。
這個命令讓指揮室一片死寂。"天幕"是最後的自殺式防禦,引爆地下星脈礦製造能量風暴,能暫時阻擋混沌入侵,但也會讓主城變成廢墟。
"盟主......"副官欲言又止。
"執行。"她斬釘截鐵。
命令迅速傳達。與此同時,星嵐終於抵達指揮塔。他渾身是血,卻緊緊護著那個金屬箱。箱體表麵刻滿封印符文,隱約有紫光從縫隙滲出,仿佛裡麵關著什麼凶獸。
"鑰匙齊了。"他喘息著放下箱子,"但有個問題......"
"什麼?"
"弑神槍需要載體。"星嵐神色複雜,"一個能承受源界之力的活體。"
這個條件令人毛骨悚然。什麼樣的存在能承受足以弑神的能量?縱觀星盟曆史,恐怕隻有......
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秦隕。
"不行!"青璿厲聲反對,"他才從源界歸來!"
"彆無選擇。"秦隕卻出奇地平靜,"隻有我的歸源之體能承受。"
這個事實無法反駁。秦隕的軀體經過源界改造,確實是最佳載體。但代價呢?沒人知道。
"風險?"她直視星嵐的眼睛。
"很大。"青年坦誠相告,"可能......形神俱滅。"
這個答案在意料之中。青璿轉向秦隕,想從他眼中找出一絲猶豫,卻隻看到如水般的平靜。三萬年的輪回,無數次的犧牲,這個男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。
"還有其他辦法嗎?"她做最後掙紮。
"有。"秦隕突然說,"雙生共鳴。"
這個提議出人意料。雙生共鳴能分攤傷害,理論上可以降低風險。但青璿的狀態同樣不佳,源界之痛的後遺症尚未痊愈,強行共鳴可能適得其反。
"太冒險了。"星嵐反對,"萬一......"
"沒時間爭論了。"秦隕打斷他,"護罩還剩多少?"
"29......28......"監測官機械報數。
數字每跳一次,就像喪鐘敲響一記。青璿知道,猶豫隻會讓更多人喪命。
"準備吧。"她最終妥協,"但必須加強防護。"
方案迅速敲定。星嵐負責布置增幅法陣,秦隕調整歸源印記,青璿則全力運轉真靈之瞳,為即將到來的能量衝擊做準備。整個過程中,主城的震動越發劇烈,護罩的警報聲刺耳欲聾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"20......19......"
"好了!"星嵐終於完成最後一道符文,"可以開始了!"
七把鑰匙被插入特製基座,按照特定順序激活。隨著最後一枚鑰匙就位,金屬箱的封印符文逐一亮起,最終如泡沫般消散。箱蓋自動滑開,露出裡麵的物件——
一截漆黑的金屬管。
青璿本以為會看到什麼神兵利器,沒想到竟是如此普通的物件。但當她用真靈之瞳細看時,才發現這截金屬管非同尋常——它的材質不屬於任何已知元素,表麵布滿微觀星紋,內部更是蘊含著難以想象的壓縮能量!
"弑神槍組件。"秦隕解釋,"隻是發射器。"
原來如此。真正的"彈藥"需要載體現場製造,難怪條件如此苛刻。不再多言,他徑直走向法陣中央,盤膝而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