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聞此言,賓客們頓時動起來。
"可是陛下珍藏的仙釀?"
"不是傳言僅存一瓶且已拍賣?太公從何處得來?"
先前拍賣會上,這仙釀拍出天價的消息早已傳遍世家。但絕大多數人隻聞其名,未嘗其味。今日竟能親嘗,眾人無不欣喜若狂。
鄭太公捋須而笑,神色愈發自得:"皇宮秘藏三瓶,不過是李二吝嗇罷了!"
"這瓶是老朽費儘周折所得,諸位定要細品!"
賓客們愈發興奮,紛紛憧憬著仙釀滋味。
"妙極!"
"連李二都舍不得喝的美酒,今日定要一醉方休!"
"太公果然手眼通天!"
他們都以為是鄭太公使了手段從皇宮盜出,卻不知這正是李世民設下的局。
首瓶仙釀拍出天價後,李世民本欲逐步放出消息。不料世家對仙釀的渴望超乎想象,竟派人潛入內庫查探!
震怒之餘,李世民將計就計,以五千兩黃金的天價暗中售出第二瓶。這筆意外之財,不僅充實了內庫,更為長孫皇後添置了不少新裝。
此刻莊園內,鄭太公以仙釀款待賓客,效果出奇地好。
"果然仙品!"
"聞香即醉,凡人哪消受得起這般瓊漿!"
"哈哈哈,李二若知珍藏被我們痛飲,不知要氣成何等模樣!"
賓客們滿麵紅光,醉態可掬。烈酒入喉,他們早已分不清滋味,隻覺得能飲到皇帝都舍不得喝的美酒,便是無上榮光。
鄭太公見眾人醺然,滿意地捋須道:"酒已儘興,該議正事了。"
"此番定要讓李二見識見識,什麼才是真正的世家底蘊!"
世家眾人紛紛正色附議,陸續表態支持。
"朝廷壓製世家已久,是時候讓李世民見識我們的實力了!"
"請鄭太公下令,我等必當效死!"
"太公隻管吩咐,吾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!"
鄭太公捋須頷首,對眾人的響應頗為滿意。
隻要世家聯手,縱是朝廷又如何?即便當今天子,不也得向世家低頭?
"諸位且聽老夫一言!"
"如今大唐立國不久,軍力強盛,不可力敵。"
"然國庫空虛,糧餉匱乏。這糧食命脈,正握在..."
長安城內,在鄭太公的調度下,各大世家聯手壟斷糧市。
各家糧店紛紛掛出"糧荒"幌子,米價節節攀升。
前來購糧的百姓怨聲載道:
"又漲價!這都第三回了!"
"昨日才五文一鬥,今日竟要十二文!"
"這般漲法,叫我們小民如何活命?"
在世家操縱下,米價一日數漲,轉眼已翻了兩三番。
百姓們雖愁容滿麵,卻仍爭先恐後湧向糧鋪。
"快給我裝十鬥精米!"
"雜糧也行,先來二十鬥!"
"我買一石!該先給我稱!"
這不是百姓不惜錢財,實是怕稍慢一步,米價又要飛漲。這正是買漲不買跌的道理。
可店夥計非但沒有喜色,反而不斷驅趕人群:
"彆擠了!糧缸見底了!"
"本店沒米了,去彆家看看吧!"
聽聞此言,百姓愈發慌亂,又湧向其他糧鋪。誰知各家竟都無米可售。
"賣完了!"
"本店也沒存糧了!"
"各位請回吧!"
這下長安百姓徹底慌了神。有人直接癱坐街頭,嚎啕痛哭:
"老天爺啊!"
"米價飛漲已夠要命,如今連米都買不到了!"
"家裡就要斷炊,這可如何是好?"
哭喊聲此起彼伏,百姓們個個急紅了眼。
"蒼天開眼啊!誰來救救我們?"
"求陛下開倉放糧,救救百姓吧!"
"再這樣下去,真要餓死人了!"
買不到糧食的百姓無處泄憤,隻得哀求上蒼,祈求聖明天子。
......
太極殿內,李世民焦躁不安。
長孫無忌、房玄齡、杜如晦等重臣齊聚,緊急奏報:
"陛下,長安各市糧鋪十之都已歇業!"
"即便每日放出少許米糧,價格已飆至百文一鬥,百姓根本無力購買!"
"長安恐生變亂,請陛下速做決斷!"
眾臣憂心如焚,方寸大亂。
誰曾想這次糧價,竟席卷整個長安,更有向關中蔓延之勢。
"陛下明鑒!"
"若處置不當,恐引發民變,動搖國本!"
"大唐危矣!"
李世民負手疾走,麵沉似鐵。
未曾料到,士族反撲竟如此迅猛。
"內府尚存數千兩黃金,儘數撥付!"
"悉數購糧賑濟災民!"
天可汗暗自慶幸,此前拍賣異域香料與瓊漿美酒,積累頗豐。
他將所得金銀儘數囤糧入庫。
有此存糧,至少可解長安燃眉之急。
"李小郎君,此番又是你挽救社稷於危難!"
想起那位山村少年,心中湧起無限感激。若非那些神奇貢品,此刻恐怕已向門閥低頭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