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安城的百姓們因朝廷與世家間的米糧之爭而攢下不少銀錢。
加上紅薯豐收,溫飽無憂,許多人開始為子女的未來打算。
聽聞李沐的書鋪開張,人們蜂擁而至。
能踏入書鋪的,至少是略有餘財的百姓。
他們抬頭望見滿牆書架,層層疊疊擺滿書籍,不禁屏住呼吸。
“竟有這麼多書!”
眾人不自覺地放輕腳步,帶著敬畏之心細細打量。
對文字與學問,百姓們天生懷有深深的敬意。
一位身著綢緞的商人使勁擦了擦雙手,才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本書。
李沐開設書鋪並非為了牟利。
他將所有書籍的價錢定得極低,每本僅二十文。
這價格一出,眾人目瞪口呆。
“二......二十文?”
“鋪子裡所有的書,全都這個價?”
商人摩挲著手中裝幀精美的書冊,聞著未散的墨香,心中掀起驚濤駭浪。
這書比之前滎陽鄭氏所售的還要好上十倍!
而鄭氏那些粗劣的書冊,一本也要五到十貫。嫌貴?書豈是尋常百姓能買的東西?
可現在李沐的定價,如同白送!
不僅商人震驚,在場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。
短暫的寂靜後,人群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狂熱。
“二十萬文!不過是過去一鬥米的價錢,如今竟能換來這樣精美的一本書!”
“這簡直是白撿的寶貝!”
“快搶啊!”
書鋪內所有人爭先恐後地抓起書本,生怕李沐後悔,衝向櫃台結賬。
“我要八本,這裡是兩百文,不必找了!”
“公子,我家孩子還不識字,我先買三本!”
“家裡人多,我要一百本!”
有人滿足於所需,買幾本便離開;也有人動了心思,想囤書轉賣。
他們都覺得李沐這樣精美的書冊賣如此低價,必定難以長久。
生怕李沐變卦,眾人搶著付錢。
然而李沐來者不拒,無論買多少,統統二十文一本。
眼看書架上的書迅速減少,李沐卻淡然自若,對忙著收錢的小翠吩咐:
“小翠,叫人補貨!”
“各位放心,店裡的書多的是,絕不會缺!”
很快,仆人搬來一摞摞新書,重新填滿書架。
李沐既然要打破世家對學問的壟斷,自然早有準備。
他印好的書可不是幾百幾千本,而是一百萬冊!
這還隻是開始,山村的造紙坊日夜不停地生產,印刷坊的工匠們更是不眠不休,批量印製。
李沐早已安排好人手,每天能印出數萬本書!
為了造紙印書,他動員了全村老少,連婦孺都在幫忙裝訂。
這樣的陣勢,產出的書冊自然源源不斷。
長安街頭人頭攢動,新唐書鋪門前排起長龍。
"咱們關中百姓,怕是真能人手一冊了!"
望著書鋪裡源源不斷的客流,補充的書籍從未間斷,圍觀者無不瞠目結舌。
"天爺啊!"
"這新唐書鋪背後究竟是何方神聖?"
"印得這般精致,賣得如此便宜,竟還有取之不儘的存貨!"
"莫非這位公子身懷仙術,能憑空變出書籍來?"
這破天荒的售書盛況,轉眼傳遍長安城。
整座城池為之沸騰。
百姓們爭相趕來,連不識字的市井之徒也掏錢買上一本。
"原來......這就是書?"
"雖不識字,可這做工實在精妙!"
"二十文錢!連我這般窮苦人都能買!"
往昔唯有世家大族才能觸摸的聖賢書,如今竟在尋常百姓手中傳遞。
當最初的震撼褪去,人們忽然想起李沐開業時的誓言:
"要讓大唐每個百姓都讀得起書!"
"竟是真的!"
"這位公子,當真要改天換地!"
這番豪言如驚雷炸響,在每個人心頭回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