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二無奈歎息。如此大功,也隻能由著他。既然李沐不願為官,他隻能在其他方麵加倍補償。
"也罷!我保證不給你實職。"
"小李,再帶我參觀參觀這座鐵廠。"
於是李沐領著李二逛遍渭水鐵廠。
這座耗資巨大的鐵廠不僅擁有高爐,還有完整的配套設施——煉焦爐、礦石粉碎區、工匠宿舍......
高爐產出的是生鐵,含碳量較高。旁邊的小型熔爐能將鐵錠重新熔化,或鑄造生鐵農具,或通過炒鋼工藝精煉成鋼。
再次聽聞世家的動靜,李二的好心情頓時消散。
他眼中寒光閃爍,殺氣騰騰。
"好好好!世家竟敢打工部的主意?"
"簡直自尋死路!"
若是從前,李二或許還要畏首畏尾。但親眼見證高爐的驚人產量後,他再也不願忍耐。
"他們不是要鐵料嗎?"
"給他們!管夠!"
"高爐日產數萬斤,看這些世家能吞下多少!"
李二立即召集長孫無忌、魏征等重臣商議。
很快,一個仿效先前經濟戰的計劃出爐了。
房玄齡詳細說明:"世家以為朝廷缺鐵,完全不知渭水鐵廠的存在。"
"先少量供應故作為難,引他們上鉤,再向市場大量投放。"
"世家為製造短缺假象,必定高價收購!"
這計劃根本就是李沐糧價戰的翻版,隻不過把糧食換成了鐵料。
長孫無忌仍有顧慮:"同樣的計策,世家會再次中計嗎?"
這情形再明白不過,世家之人絕非愚鈍之輩。
然而李世民神色分毫未變,斬釘截鐵道:"必定如此!"
"世家圖謀,素來便是削弱朝廷以壯大己身!"
"眼下良機千載難逢,他們怎會錯過?"
群臣紛紛頷首稱是。
杜如晦撚須應和:"鐵料於世家而言,乃經久不壞的戰略之物,定會傾力囤積。"
"這經濟戰的陷阱,他們注定要連栽兩次!"
當世精鐵之貴,人儘皆知。
眼見朝廷將鐵料投放市井,被奪儘礦脈的世家豈會手軟?這般誘餌,任誰都難以抗拒。
見眾人皆無異議,李世民愈發滿意:"唯有一事尚需確認——"
"這精鐵成本幾何?該以何價傾售於世家?"
經濟之爭,成本重若千鈞。早先聽聞李沐所言,高爐煉鐵不僅產量驚人,成本更是低廉得匪夷所思。
此刻,他正欲找李沐問個明白。
工坊內,李沐正忙於鑄煉之事。見李世民親至,不由怔然。
"李家小子,世家又要興風作浪了!"
"朕擬效仿你先前之計,你且看看可行否?"
"再有,這高爐煉鐵成本究竟幾何?"
聽完敘述,李沐嘴角微揚:"又是他們?"
"老李倒學起我的手段,要再坑他們一回?"
雖是說笑,他心中已飛快推演起來。不過轉念間,便知世家此番在劫難逃。
"所謂經濟戰,實則比拚物資厚薄與消息靈滯。"
"此計無虞,勝券已然在握!"
"至於高爐成本......"
他略作沉吟。因高爐初啟,尚未知確切產出與損耗,隻能寬算:"自礦掘運輸至匠人工錢,連帶後期鍛造運送......"
"百斤生鐵,耗約七文。"
這數目已是往高處估算,實際隻會更低。
豈料李世民聞言,霎時瞠目結舌:"多...多少?"
"七文?!"
"百斤?!"
天子震驚得幾乎失語。
這價錢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,恍如......
李世民激動拊掌:"妙極!這般低價,莫說經濟相爭,便用精鐵壓也能淹死他們!"
長孫無忌更是歎服:"七文百斤,除小郎君外舉世難覓!"
"這般鐵價,簡直賤似稻草!"
"懇請小郎君收我為徒,傳授治世之道!"
長孫無忌鄭重其事地向李沐躬身行禮,態度極為恭敬。房玄齡、杜如晦和魏征也同時俯身,異口同聲。
"小郎君,我等願拜入師門!"
"請小郎君指點經世致用之學!"
七文錢百斤鐵,這般價格遠非常人所能構想。李沐行事果然非比尋常,眾人驚歎之餘,更欲求學。若能得其一二精髓,日後國庫充盈指日可待。
李沐見狀不勝惶恐,連忙側身避開。
"諸位年歲皆可當我父輩,豈能拜我為師?"他連連搖頭,轉向一旁的李二,"老李,這些都是你的人,也不管管?"
李二卻笑而不語,全無阻攔之意。
"達者為師,自古皆然!"
"孔子有言,三人行必有我師。他們既不如你,拜師有何不可?"
李沐一時語塞,竟尋不出反駁之詞。
"說得好,我無言以對!"
雖無法辯駁,他卻絕不會應允。誰願收這些男子為徒?長樂王婉那般聰慧伶俐的小姑娘豈不更好?
"無論如何,此事斷不可行!"
"若有疑問,隨時來討教便是,拜師就免了!"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見他態度堅決,長孫無忌等人也隻得作罷。既然李沐不願收徒,他們不便強求,好在李沐已應允指點,也算達成所願。
"小郎君,那我們說定了!"
"日後定當登門請教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