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二朗聲大笑,接過羹湯,朝長孫皇後揚了揚眉。
"觀音婢,你猜怎麼著?那小子竟搗鼓出了一種又軟又香的白紙,專供淨手之用!"
"朕從他那兒順了好幾卷,回頭你也試試!"
長孫皇後一時愣住,沒想到李二會提起這般話題。
"淨手用的紙?"
"這般糟踐紙張,這孩子真是......"
"還有,陛下竟是‘順’來的?"
說著,她眉眼舒展,笑意盈盈。
她已察覺,李二與李沐之間,早沒了先前的疏離,反倒透著股親昵。
李二滿臉得意,揮手命宮女取來一卷衛生紙。
長孫皇後接過細看,眸中泛起訝色。
"果真潔白如雪,柔軟似雲,這小子倒會享福!"
"嗯,還帶著沁人芬芳......"
"不知這香氣是如何調製的?"
李二說得興起,又滔滔不絕講起李沐研製的水泥,聽得長孫皇後連連稱奇。
這般玄妙之物,任誰聽聞都難掩驚歎。
可長孫皇後最在意的,並非水泥用途——那是李二該考量的事。
她惦記的,是李沐這個人。
"陛下,李小子這般有出息,給大唐添了這許多好處,是否該重重犒賞?"
"他的終身大事,也該提上日程了。"
"前些日子去他府上,瞧見了羅成家的閨女,品貌俱佳,依臣妾看,李小子對她似是......"
長孫皇後細細道來羅貞與李沐種種。
她閱人無數,李沐那點心思,豈能瞞過她的眼睛?
"陛下,李小子這是相中了羅家姑娘,那姑娘瞧著也有幾分意思。"
"臣妾想從中撮合,您意下如何?"
李二眉梢微挑,神色略顯玩味。
"少年懷春,這小子也開竅了?"
"罷了,他的婚事,就由你這當娘的多費心吧!"
"羅成之女,朕倒有些印象。不如先賜些封賞,以示恩寵。"
提及羅成,李二不禁神色黯然。
"羅成啊......"
"說來,是朕虧欠了他......"
當年羅成戰死沙場時,天下未定,李淵尚在位,李二連太子都不是。對羅成的封賞,自然單薄。
後來他登基大封功臣,又多是厚賞玄武門之變中的心腹。
羅成家與程咬金、尉遲恭這些重臣相比,實在差了一截。
如今既有機會,不妨將往日虧欠,一並補上!
李二目光一凜,揚聲喝道:
"來人,擬旨!"
"羅成功在社稷,朕心甚念。特賜金銀十箱,錦緞三百匹,碧玉一對,女紅繡品若乾!"
這私賞無需與朝臣商議,李二金口一開,太監們立刻備齊厚禮,鑼鼓喧天地送往羅府。
長安城,羅府。
羅貞攜幼弟羅通,與母親恭敬跪迎聖旨。
這突如其來的恩賞,讓羅母潸然淚下。
【"吾皇聖明,竟未將我羅氏遺忘..."
老臣,叩謝聖恩!"
羅貞眸中泛起漣漪,羅通則攥緊稚嫩的拳頭,麵頰因激動漲得通紅。
四鄰聞聲聚攏,竊竊私語不絕於耳。
"羅家竟蒙聖眷如斯!"
"莫非羅氏將要重振門楣?"
"觀那羅通少年英氣,得陛下青眼,前程不可限量啊!"
眾人望向羅府的目光,頓時......
【每件賞賜皆是聖意暗藏。
金帛喻富貴,碧玉示恩寵,而那繡繃彩線——
分明暗指姻緣!
不僅街談巷議,羅夫人亦指尖微顫,若有所思。
"禦賜女紅之物,莫非暗指貞兒婚事?"
"難道是哪位龍子屬意我兒?"
正值及笄之年的羅貞,若得聖上指婚倒也順理成章。羅夫人思及此,轉眸望向女兒。
"貞兒近日可曾結識王公子弟?"
"或有貴胄殷勤相待?"
羅貞茫然搖首:"女兒深居簡出,何來這等機緣?"
"母親多慮了,許是給弟弟..."
"胡鬨!"羅夫人打斷道,"通兒尚未束發,豈會賜婚?"
"前日見你神思不屬,莫非心有所屬?"
羅貞霎時飛紅上頰,心尖掠過那人身影。
雖知他才冠長安,卻終是寒門白身......
"母親莫要妄加揣測。"
"若真有賜婚之意,必先遣使相告。"
羅夫人沉吟片刻,終是頷首。
"這些時好生研習女紅,待字閨中休要四處走動。"
羅貞低眉應諾,心湖卻泛起漣漪。
"若聖旨真至......"
"我當如何自處?"
纖指無意識絞緊帕子,亂了方寸。
喜歡大唐:開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請大家收藏:()大唐:開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