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匠們早忙得腳不沾地,哪顧得上答疑解惑?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道路施工如火如荼,工人們揮汗如雨地鋪設水泥路麵。李沐站在工地邊緣,望著迅速延伸的灰色路麵,滿意地點了點頭。
"東家,這路麵真的會變硬嗎?"一個年輕工匠忍不住問道。
李沐拍拍他的肩膀:"等著瞧吧,用不了幾天就會堅硬如石。"
工人們半信半疑,但想到豐厚的工錢,手中的活計做得更加賣力。材料充足,人手充沛,幾處工地同時開工,工程進展神速。
長安街頭巷尾,百姓們三三兩兩地議論紛紛。
"聽說這水泥路麵比石板還平整?"
"李公子主持的工程,肯定錯不了。"
"可封路這麼久,實在不方便......"
官府派人維持秩序,疏導行人。雖然給日常出行帶來困擾,但想到日後平坦的道路,大多數人都抱以理解。
茶樓雅間裡,幾位世家家主聚在一起。
"這水泥路究竟是何物?"有人皺眉。
"李沐那小子又在搞什麼名堂?"另一人攥緊拳頭。
眾人麵麵相覷,卻無人敢輕舉妄動。前車之鑒猶在,誰都不願重蹈鄭氏、王家的覆轍。
"靜觀其變吧。"最終有人提議,獲得一致讚同。
工程晝夜不停,不出數日,一條嶄新的灰色大道橫貫長安。百姓們好奇地圍在路邊,等待禁令解除的那一刻。
人群中有質疑的目光,也有探究的視線,更不乏輕蔑的表情。
無論外界如何紛擾,李沐始終專注地執行著既定方案,調派人力,加速道路修築。
這一切都沒能逃過時刻關注進展的李世民的眼睛。
長安城內,太極宮殿中。
杜如晦正向端坐的李世民詳細彙報近日監察所得。
"啟稟陛下,李沐征調萬餘工匠,以"長安建設"為號,編列施工隊伍,分工作業,推進水泥路鋪設。"
"各項開支皆有管控,整個工程井然有序,未出現任何混亂。"
"依臣之見,這條貫穿長安城的要道很快就能竣工通行了!"
李世民凝神傾聽,眼底寫滿讚許。
素來寡言少戰的李靖突然出列。
"統禦萬人,分級管理,調度有方......"
"此乃...此乃用兵之道啊!"
"不想李公子除了天資卓絕,竟還深諳兵法!"
從軍事角度觀事的李靖這番言論,讓滿朝文武恍然大悟。
李世民同樣震驚,稍加思索便窺見其中玄機。
"用兵之道,重在編列隊伍,排兵布陣,令行禁止......"
"李公子這番舉措,確實暗合兵法精髓!"
"他不僅通曉兵法,更能將其活用於工程管理,實在令人歎服!"
"朕戎馬半生,竟不知兵法還能如此運用!"
李世民內心的震撼難以言表。
他原以為李沐隻是才智超群,精通雜學,文采斐然。
這些已足夠驚豔,但萬萬沒料到對方竟還精通兵法!
更難得的是能將兵法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。
長孫無忌等重臣同樣驚歎不已。
"文武兼備,出將入相,治軍安民......"
"這些讚譽用在李公子身上再貼切不過!"
"天佑大唐,得此棟梁之才!"
李世民深以為然,眼中的驕傲幾乎要化為實質。
他險些按捺不住要道破李沐身世的衝動。
"這是朕的骨血!"
"如此驚才絕豔之人,是朕李世民的子嗣!"
"哈哈!我李家血脈,果然不凡!"
得子如此,夫複何求!
所幸城府讓他守住了這個秘密。
但心底某個念頭愈發強烈:
"這般人才不繼承大統,實在可惜!"
"若將江山交予李沐,大唐會達到何等高度?"
越是比較,李世民對太子李承乾就越是失望。
自幼得名師指點,自己更是傾囊相授的太子,與李沐相比竟如螢火之於皓月!
這讓他如何甘心將浴血奮戰奪來的江山交給平庸的嫡子?
"鎮定!此事關係國本,必須慎之又慎!"
李世民不斷告誡自己,總算壓下這個危險的念頭。
但對李沐的欣賞,卻愈發深厚了。
他抬起頭,目光掃過殿中文武百官。
朝堂上,李二環視群臣,朗聲道:"諸位愛卿,沒想到李沐不僅通曉兵法,更有領兵之才。依諸位看,朕是否該派他出征沙場,建功立業?"
"朕登基以來,想再親征已非易事。不如讓李沐代朕遠征大漠,一雪渭水之盟的恥辱!"
此言一出,眾臣皆驚,麵麵相覷。
喜歡大唐:開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請大家收藏:()大唐:開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