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沐聽得是未來嶽母所求,二話不說便包了數瓶相贈。
羅母得了香水,整日喜形於色,帶著淡雅幽香與一眾老姐妹炫耀。
身為羅成之妻,她往來的皆是朝中勳貴女眷。
這些長安頂級的貴婦們,很快也被香水迷得神魂顛倒。
她們尋遍長安城卻買不到,便催著自家老爺、公子四處打聽。
香水的名聲,就這樣在大唐上層傳開了。
連深宮中的長孫皇後,也有所耳聞。
太極宮內,長孫皇後捧著蓮子羹走進禦書房。
李二已批閱整日奏章,連片刻喘息之機都沒有。
"陛下辛勞一日,該歇歇了。"
"臣妾熬了蓮子羹,最是養心益氣。"
李二擱下朱筆,揉著發酸的手腕歎道:
"確實乏了!"
"如今大唐日漸強盛,政務卻越發繁重。"
"尤其是李沐那小子搞的新唐商盟,各地與世家衝突不斷,都要朕派官府調停......"
新唐商盟在李沐的謀劃下,影響力與日俱增。
雖遭世家打壓,各處分號非但未見頹勢,反而愈發興旺。
各地水泥坊更是如火如荼地興建著。想必用不了多久,第一批水泥便可問世。
到那時,朝廷還需配合規劃全國水泥路網,隻怕要更加忙碌了!
長孫皇後心疼地為李二揉肩,眼中閃過一絲靈動的光芒。
李二派杜如晦前往李沐處索要香水。
長孫皇後雖感滿意,心中仍有些不是滋味。
"陛下可知這香水李小子最先想送給誰?"
李二搖頭表示不知,他對這新奇之物尚不了解。
皇後輕歎,流露出兒大不由娘的感慨。
"他造出香水頭一個念頭就是送給羅貞,你未來的兒媳!"
"這小子,倒真出息了。"
李二初時惱怒,隨即釋然一笑。
孩子成長終究是好事。
他安撫良久,才讓皇後平複心情。
"愛妃寬心,朕定會好好管教他。"
"有新奇物件也不知先孝順長輩。"
"既然他懼怕李淳風與袁天罡,朕偏要將二人派去給他當差。"
李二想起李沐對二人的排斥,頓生促狹之意。
這既為皇後出氣,也因未能求得仙丹而耿耿於懷。
此刻李沐對宮中之事毫無察覺。
他正帶著侍女小翠和梅雪在長安街頭閒逛。
小翠歡欣雀躍,圍著公子說個不停。
"公子近來實在太過忙碌。"
"入京後還沒好好逛過呢。"
"年關將近,街上新添不少新奇玩意兒,公子可要仔細看看。"
確實,自遷居長安以來,各種事務接踵而至。
而在李沐經營下,長安日漸繁華。
四方商賈雲集,人口愈發稠密。
這座都城正逐漸展現大唐氣象。
三人走走停停,悠閒自在。
忽然李沐駐足,望向某個攤位露出笑意。
"此物竟已如此普及?"
他上前查看,隻見百姓圍著攤主討價還價。
"爐子能否便宜些?"
"蜂窩煤雖好,可每日耗費不少。"
"買這許多煤,爐子該白送才是。"
原來攤上售賣的是蜂窩煤與煤爐。
烏黑的煤塊堆積如山,煤爐更是搶手。
攤主辯解道:"客官此言差矣!"
"這爐子選料上乘,經久耐用,既能燒煤也可燃柴。"
"單是外層鐵皮就值不少錢。"
雙方爭執許久才成交。
待人群散去,李沐上前詢問:
"店家,這些蜂窩煤與爐子從何而來?"
"倒是前所未見的新奇物件。"
這一切都是李沐的傑作!
他將蜂窩煤與煤爐的生意交給新唐商盟經營,短短時間內便風靡全城,百姓們紛紛拋棄舊時的柴火,改用這些新奇物件。
掌櫃見李沐衣著華貴,身後跟著兩名侍女,便知是貴客臨門,忙不迭招待。
"這位公子有所不知,這蜂窩煤乃李財神憐惜百姓寒冬難熬,特意傳授技藝,著人開采煤礦製成。"
"那煤爐更是精妙絕倫,同樣出自李財神之手!自打用了這兩樣物件,我家再不用柴火,煮飯燒水溫暖如春。"
"這蜂窩煤火力旺,煙灰少,實乃居家必備。公子府上若還未置辦,可要抓緊了。"
李沐聽得一愣:"李財神?這是哪位神靈?"
掌櫃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。
這一聲"財神"讓李沐哭笑不得。轉念一想,自己開創的產業養活無數百姓,這個稱呼倒也不算過分。
"細想起來,雖然本名不彰,但雅號倒是不少。先有書聖,後有詩仙,如今又多了個李財神......由他們去吧。"
李沐轉而詢問價格。作為發明者,他必須確保百姓能負擔得起。
掌櫃以為來了大主顧,連忙道出實情:"公子明鑒,這蜂窩煤雖原料不貴,但采挖運輸都需人力。小店還包送貨上門,故而作價一文錢五塊。"
李沐暗自盤算:按長安米價,六文錢可買三十塊蜂窩煤,足夠五六日之用。雖比柴草略貴,但勝在方便清潔。
"多謝掌櫃指點。這些瑣事向來是下人操辦,今日叨擾了。"
他滿意地離開。推廣煤炭不僅能讓百姓溫暖過冬,更能保護關中的生態環境。再看城外黃土高原日漸荒蕪,黃河泛濫成災,皆因百姓砍伐樹木為薪所致。
李沐可不願日後生活在漫天黃沙中。
獲取所需消息後,李沐向店家致歉,隨後領著兩位侍女繼續漫步長安街頭。他有意探查市井物價,體察民生百態。
喜歡大唐:開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請大家收藏:()大唐:開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